對于墨家的未來,墨頓根本沒有將重點放在思維固定的成年人之上,而是重點放在思想活躍,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少年人之上。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九州則國勝于九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這個時候可沒有歐洲之說,墨頓將其改為九州,倒也契合語境。
太學博士馬嘉運的余光一直沒有脫離墨頓,對于墨頓他現在的心思可是復雜至極,民富國強看似好寫,甚至有些都是老調重彈,但是想要出彩并不容易。
但是墨家子豈能以常理度之,他歷次在不可能的情況下絕地反擊,屢次翻盤,這一次到底如何他也沒有底氣。
他既不希望墨家子能夠達到六科一甲,又想墨家子能夠在他的眼皮下寫出一篇類似師說和師恩三篇一樣流傳千古德爾文章。
在他的關注下,馬嘉運敏銳的察覺到墨頓此刻竟然和周圍的學子格格不入,猶如鶴立雞群一般,其他學子,要么凝眉苦思要么埋頭苦寫,而墨頓給他的感覺并非一個考場之上的學子,而是隱隱約約有一代文豪揮筆潑墨的自信,更有一種舍我其誰的狂傲。
自信,對就是自信,墨家子的這股自信竟然有蓋過三位皇子的風范,馬嘉運眼中經過一閃,心中略微激動,也許今日一篇震驚世人的文章即將在他的面前誕生。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
鷹隼試翼,風塵吸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墨頓手下不停,一氣呵成之后,抬頭四望,只見周圍一張張青澀的面孔,今日歲考過后,這批學子定然走出國子監,猶如太陽初升一般,潛力無限,又如潛龍出淵,乳虎下山一般,
開始一展心中的抱負。
不管他們未來會變得如何圓滑,甚至說變質,但是至少這一刻,他們的心思乃是至誠的,一個無畏之心,渴望未來的少年之人,這樣的少年又豈能不讓人為之歌頌。
“美哉我少年大唐,與天不老壯哉我大唐少年,與國無疆
美哉我少年大唐,與天不老壯哉我大唐少年,與國無疆”
墨頓連寫兩遍,這才將心中的激昂之情,在筆下一泄而出,既然來到這個波瀾壯闊的時代,又豈能碌碌無為,當如鷹隼一般,展翅翱翔,鷹擊九天。
太學博士馬嘉運不知什么時候已經停到了墨頓的身后,當他看了第一眼之后,就再也挪不開視線了。
想當初他的少年時代何嘗不像眼前的墨家子一樣,自信,無畏,一往無前,不知什么時候,他開始變了,曾經的那股銳氣紛紛消散,隨著時間,他慢慢的被磨平了棱角,變得圓滑,世故,專營,曾經的那個志在天下的少年漸漸地迷失了。
太學博士馬嘉運再次看向墨家子的時候,猶如看到那個獨自背著書囊,憑著一腔熱血,不遠千里來長安城的青年學子,那曾經的激昂的歲月再一次涌上心頭。
“有此子為徒,實乃老夫之榮幸。”馬嘉運心中激昂道。
一直以來,國子監眾人都不滿墨家子加入國子監,然而在他看來,有墨家子這樣的學子才是國子監最大的榮幸。
此刻,國子監的歲考一屆接近了尾聲,一個個學子都放下手中的筆墨,結束了自己的文章。
每一個都是面露自信之色,所有人都將自己的抱負盡情的揮灑在筆下,自認為自己的文章還是真的治國之策,以此法推行,大唐定然能夠民富國強,傲立于世。
這就是少年
一群永不服輸的大唐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