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他們未來會變得如何圓滑,甚至說變質,但是至少這一刻,他們的心思乃是至誠的,一個無畏之心,渴望未來的少年之人,這樣的少年又豈能不讓人為之歌頌。
“美哉我少年大唐,與天不老壯哉我大唐少年,與國無疆
美哉我少年大唐,與天不老壯哉我大唐少年,與國無疆”
墨頓連寫兩遍,這才將心中的激昂之情,在筆下一泄而出,既然來到這個波瀾壯闊的時代,又豈能碌碌無為,當如鷹隼一般,展翅翱翔,鷹擊九天。
太學博士馬嘉運不知什么時候已經停到了墨頓的身后,當他看了第一眼之后,就再也挪不開視線了。
想當初他的少年時代何嘗不像眼前的墨家子一樣,自信,無畏,一往無前,不知什么時候,他開始變了,曾經的那股銳氣紛紛消散,隨著時間,他慢慢的被磨平了棱角,變得圓滑,世故,專營,曾經的那個志在天下的少年漸漸地迷失了。
太學博士馬嘉運再次看向墨家子的時候,猶如看到那個獨自背著書囊,憑著一腔熱血,不遠千里來長安城的青年學子,那曾經的激昂的歲月再一次涌上心頭。
“有此子為徒,實乃老夫之榮幸。”馬嘉運心中激昂道。
一直以來,國子監眾人都不滿墨家子加入國子監,然而在他看來,有墨家子這樣的學子才是國子監最大的榮幸。
此刻,國子監的歲考一屆接近了尾聲,一個個學子都放下手中的筆墨,結束了自己的文章。
每一個都是面露自信之色,所有人都將自己的抱負盡情的揮灑在筆下,自認為自己的文章還是真的治國之策,以此法推行,大唐定然能夠民富國強,傲立于世。
這就是少年
一群永不服輸的大唐少年。
少年思維敏捷,靈活活躍,易于接受新事物,墨頓進入國子監中,一眾夫子對其印象則是根深蒂固,一直以防備敵視為主。
然而在國子監學子中,除了少數個別學子之外,大部分對墨頓的觀感則由原來的敵視,到后來的佩服。
少年之人并不看重門戶之見,只佩服在才能,墨頓在國子監中也交上來不少好友,秦懷玉三人暫且不說,再加上祖名君、孔惠索等等。
然而墨頓要寫的并非是后世梁啟超版本的少年中國說,在大唐這個時代,并沒有當時的梁啟超所處的環境,如果強行照抄,只能驢嘴不對馬腿。
墨頓真正要寫的乃是后世少年中國說朗誦版,此朗誦版一出,無論任何場合一出,都能讓人激動不已,讓人熱血沸騰。
而且大唐立國不過十六年,所傳不過兩代,正如少年一般,蒸蒸日上,乃是絕佳契合此文,墨頓則將中國改為大唐,寫一篇屬于這個時代的“少年大唐說”
墨頓仔細回想此文,在后世的求學期間,墨頓曾經有幸參加過此大型朗誦,雖然是他僅僅是角落中和音的一員,但是那種熱血沸騰的感覺至今記憶猶新,現在回想起來,每一個字猶在眼前。
“天地蒼蒼,乾坤茫茫,大唐少年,頂天立地當自強。”墨頓端正身體,鄭重的提筆寫上第一句。
想當初,墨家村陷入了絕境之時,他以一個十五歲少年之身帶領墨家村猶如初生牛犢不怕虎一般,闖進長安城。
嘴上無毛辦事不牢不知道被多少人背地恥笑他為黃毛小兒,墨家子的稱號不就是這么來的么
然而他卻用事實讓所有人都閉上了嘴巴,墨家子的稱號由原來的貶義,也慢慢的成了褒義。
“少年大唐者,則大唐少年之責任也。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墨頓露出自信一笑,世人怎么也想不到當初一個小小少年竟然能夠帶領墨家崛起,并能夠在大唐百家學說這潭死水中,猶如巨石投入湖中,激起千層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