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誦版的少年大唐說字數不多,三人一目十行看完,久久不能平靜。
“墨頓此文當為當為一甲,孩兒心服口服。”李承乾嘆了一口氣道。
李恪和李泰也默默地點了點頭,面對如此千古文章,和他們對比那些老生常談的治國之策相比,實在是沒有任何可比性。
“現在爾等可知父皇讓你們參加國子監歲考的用意。”李世民沉聲道。
“孩兒明白日后定當加倍努力。”三人恭謹道。
李世民滿意的點了點頭,皇家教育雖好,但是相對獨立競爭極少,而且周圍都是一些阿諛奉承,溜須拍馬吹捧之人,而造成皇子們驕傲自滿的性格。
經過國子監一行,想必三人定然見識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除開墨頓不說,就連國子監其他學子也有勝過三人的頗多。
三人心思復雜的回到皇宮。
而在長安城中,隨著墨家子獲得六科一甲的消息傳開,立即在長安城文學界引起了軒然大波。
“墨家子不愧是墨家子”
“六科一甲,那要是科舉,豈不是六門都是狀元。”
不少長安城的百姓紛紛咂舌道。
“一甲有三名,一甲并不代表是狀元,一甲頭名才是狀元”一個閑漢解釋道。
周圍市民頓時白眼一瞪道“那你說,墨頓哪一科不是一甲頭名”
閑漢頓時語結,墨頓連續在寫出如此流傳千古的文章,要說不是一甲頭名,恐怕眾人也不服。
長安城的市民看個熱鬧,但是在文人圈子中,墨頓的少年大唐說頓時引起了一場文學盛宴。
好文章難求,這也是古代那些文人騷客如此受歡迎的原因,而墨家子卻接連寫出如此膾炙人口的絕世文章。
“少年大唐說少年立志報國,以潛龍,乳虎喻少年,以少年喻大唐,環環相扣,入木三分,能夠讀到如此佳文,老夫平生無憾也”
“也許我們都一直小看了墨家子。”
不少文人看了之后驚艷之余,更多的心中觸動,自古以來,教育孩子一直都是所有人的頭痛之事。
上至帝王將相之家,下到平民百姓,哪一個不為自己的孩子操碎了心,然而不少人敏銳地發現,少年大唐說對于教育子女將會極有幫助。
哪一個少年讀到此文,不熱心沸騰,不雄心壯志。
一時之間,長安紙貴。
無數長安城文士當街抄錄少年大唐說,每寫好一篇,就立即有人長安城百姓出錢購買,帶回家中,用來教育子女。
“立即將此文給老子背下來”無數父親回家之中,第一時間將墨頓的少年大唐說拍在了兒子的面前。
“啊還背”
當一眾少年看到題目上的墨頓的大名,頓時怨氣沖天。
自從墨頓出現在長安城之后,他們背誦任務立即加重了太多,邊塞三詩,馬說
還有墨頓的廣告詩,甚至連墨家子下雪寫首詩還要背。
更讓人一眾少年悲憤交加的是,之前的還算了,自從墨家子歲考開始,他們已經連續背了師說、師恩三篇現在又來一篇少年大唐說,還讓不讓人愉快的玩耍了。
“墨家子,我恨你”
長安城中,無數少年看著手中的少年大唐說悲憤的喊道。
然而當他們讀完少年大唐說之后,一個個猶如臉色潮紅,激動得不能自已,心中再也沒有對墨頓半點的怨恨。
原本對于讀書十分抵觸的少年們,讀完之后,不等大人吩咐,紛紛伏案苦讀,效果立竿見影。
然而,在大唐識字率極低的時代,能夠讀書識字的恐怕十中無一,如何讓大唐的少年強大,承擔起大唐未來的責任。
一時之間,李夫子所提倡的義務教育,再一次被眾人提起,而且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推崇。
可想而知,假以時日,大唐所有的少年能夠讀書識字,明事理,懂學問,那將會是多么令人向往的時刻。
到那時,大唐的未來自然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