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雖然在長安享受榮華富貴,但是必經是客居他鄉,哪有在嶺南道呼風喚雨,來的暢快。
于是他親自寫信,快馬加鞭趕往嶺南道,說服馮盎以最快的速度,從柔佛取回柔佛水稻。
馮盎一聽此事,欣然應允,此事若為真,那他馮家定然立下大功此事若為假,那他們還并沒有什么損失,頂多白跑一趟,風險小收益大。
他馮家并不缺少財富地位,缺少的正是向朝廷表決忠心的機會,而此刻一個天大的機會就擺在他的面前,他豈能不牢牢抓住。
而且嶺南之地,不乏跑海客商,當他派遣商隊前往柔佛之時,果然在當地打聽得到,的確有一年三熟的水稻。
頓時欣喜若狂,運回嶺南之后,毫不停息,快馬加鞭運到長安城,趕在李淵大壽之時,進獻給朝廷。
至于墨頓,在他們看來一個只不過一個黃毛小兒,事關自己家族幾代人的利益,得罪墨家子也在所不惜,畢竟自己是國公,而墨頓只是一個侯爵而已。
“利益動人心啊”
滿朝的權貴頓時心中一嘆,不過他們心中明白,面對如此大的功勞,誰能把持住呢甚至有些人心中哀嘆,自己為什么沒有早想到呢而是被馮盎這個老狐貍提前搶了功勞。
“據我等所知,柔佛水稻可是墨頓當時用重金相誘,柔佛商人這才說出,馮家貪功自居可不好吧”坐席上程咬金突然高聲道。
李世民頓時用審視的眼神看著馮智戴,馮智戴心中一慌,頓時知道如果自己撒謊,恐怕會被皇上不喜,坦然的點頭道“不錯,此柔佛水稻的確是墨侯爺首先發現,然而微臣卻深知此等水稻對大唐何等重要,若有此稻種,我大唐百姓再也不會忍饑挨餓,如此重要之物,豈能假借于唯利是圖的商人之手。”
馮智戴偷換概念,他雖然承認墨頓的首功,但是卻故意對墨頓雞蛋里挑骨頭,挑出墨頓的錯誤,認為墨頓貽誤時機,為自己臉上貼金。
馮智戴此言一出,不少大臣頓時紛紛點頭,這個時代實在是商人的地位地下,名聲不好,對大唐如此重要的稻種竟然決定在商人的手中,這讓眾人心中頓時偏向了馮智戴。
“微臣放心不下,輾轉反側,于是就讓寫信給父親,讓他第一時間從柔佛國換來此良種水稻,立即送往長安城來,獻給太上皇作為壽禮。”馮智戴振振有詞道。
“此乃朕收到最好的禮物。”
李淵頓時開懷大笑,這等能夠讓穩固大唐江山之物作為壽禮,實在是讓李淵滿意至極。
“你是如何確認一年三季的水稻為真,你就不怕空跑一趟么”李世民眼神一瞇道。
馮智戴昂然道“只要對大唐有用,哪怕有一線可能,我等父子也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眾人心中一嘆,這一次,還真讓馮家撿了一個大便宜,如此功勞,只要是來年確認無誤之后,馮家定然能夠簡在帝心,只要是此水稻在,馮家定然受益無窮。
墨頓頓時心中冷笑,馮智戴無論怎么說,都掩蓋不了他搶功的事實。他真正在意的并不是柔佛水稻的這份功勞,而是馮家獲取水稻之后,竟然沒有和他照會一聲,妄圖獨吞功勞。
這個時候他才想起,恐怕前幾日進入長安城的車隊之中,恐怕就有柔佛水稻吧,整整兩天,馮智戴就沒有知會墨家一聲,可見馮智戴獨吞功勞的野心早已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