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延宗當天自皇城西的羈押大獄而出,花了一天時間,就鎮住了群龍無首的左衛營,期間調整提拔,一點都不畏不掣肘,把陳條直接發往內閣,除了幾個重要位置,其他人員很快有序下來,左衛營迅速井然起來。
四王府。
四王與世子季霖相對就座于外院大書房內,四王很快就得了消息,他不由道“這姓楊的好生了得啊。”
這么快就穩住了左衛營,手腕能力皆一等一,還別說,這左衛都指揮使一職,最后還真很可能落在他手上。
四王沉吟片刻“這般一來,我們爭取的重點,恐怕放在右衛都指揮使會更好一些。”
這點季霖是沒有異議的,他先前和夏先生幾人談過,夏先生也是這個意見。
四王往后靠在太師椅上,揉了揉額角,立即叫了人進來,吩咐幾句,又道“去把伯臣叫來。”
這次推上去角力左右衛都指揮使的人選,正是季元昊。
季霖等四王吩咐完畢,人都出去之后,季元昊還沒來,他沉吟半晌,低聲“爹,我們這回真要把季伯臣推上去嗎”
季元昊,季霖的同齡人,這人的本事能耐一直是季霖所承認和忌憚的,無他,叢林法則出來的人,通常都是雙刃劍,倘若握不住,很容易傷了手。
他年輕,自然更忌憚。
且據季霖所知,他爹對季元昊,一直也是既用且防的。
季霖有點不放心。
這一點,四王當然知道,他呼了口氣“可是,我們已經沒有更合適的人選了。”
季霖的顧忌,四王當然知道,四王比季霖要更了解他這位義子一些,但在季元昊和楊延宗的聯手策動下,尤其前者,四王府這邊目前是沒有更合適的競爭人選的。
白白放過,更讓人惋惜。
四王垂眸,他有一點沒和兒子討論過的,老皇帝的臉色他也仔細留意過,他敏銳猜測,老皇帝恐怕日子不多了,五年,三年,甚至兩年。
最后的時刻到了,多年角逐,鹿死誰手,就看眼前。
在這等環境下,容不得他們束手束腳,于是四王考慮過后,最后還是決定把季元昊推出來。
而且事有另一面,這么明顯的機會,如果刻意不推季元昊,季元昊肯定不會不明白,這樣反而沒異心都會催生出異心來。
出于中中考量,四王府于是最后還是這么決定了。
四王緩緩道“他一時半會還離不開四王府,他妻妾家小也在四王府內,短時間內,四王府還鉗制得住他。”
“好了,就這么辦吧。”
既然以下決斷,就不要瞻前顧后了,四王道“行了霖兒,你先回綏平一趟,把事都辦好。”
“是”
楊延宗出來后沒多久,張伯騫一案就徹底有了定論。
他以雷霆之勢回歸左衛營,震懾住了很多很多的人,統共花了一天時間,除了理順左衛營,他最后還成功煽動拉攏了張伯騫一名心腹裨將。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在不需要頂風冒險的時候,楊延宗從不打沒把握的仗,早在南下泅江第一次和張伯騫確定了對方態度的時候,楊延宗在所有人都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就命人下船北返傳令,悄悄調查張伯騫的家人以及大小心腹朋友。
沒多久,找到了這個空子。
這名叫蔡袁偉的裨將,私德有虧,被楊延宗抓住把柄,家庭負擔又重,作為頂梁柱的他,是絕對不能倒下去的。
早在上陽殿面圣之前,楊延宗就接觸過此人了,這次他完好雷霆回歸,這人心中天平難免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