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已經有些冷了,但位于陽都宮西面的長秋宮卻依舊是那么金碧輝煌,高高的金階前,被花匠精心照顧的名種花卉爭相怒放,與那紅墻金瓦交相輝映。
只是這一座輝煌華貴的宮殿,今日卻蒙上的一層看不見的陰霾。
今天一早,老皇帝圣旨通曉朝堂傳達九州,過繼小趙王,并立之為東宮太子
一襲艷麗的金紅百鳥朝鳳宮裙拖拽過那灑掃得一塵不染的漢白玉花壇,坤皇后站定回頭,那雙凌厲的丹鳳眼在這一瞬間閃過的冰冷厲色,讓在場宮人無不噤若寒蟬,紛紛垂首退后,退到花園最邊緣的位置。
“哥,陛下立了那小崽子當太子了。”
昨天和今天,這兩天大宴上那些讓人如坐針毯的明暗窺看眼光,坤皇后一想起,就恨得心如火燒,她掐下手下那朵盛放的月季,一把掐碎
艷紅的汁液從指縫沁出,被她一把甩在地上,坤皇后神色凌厲,快步進了大殿,坤國舅亦緊隨其后。
坤國舅亦面露狠意“我們坤氏一族為了先帝,為了當今,付出了多少如今到了最后想將我等連根鏟除,做夢”
當初先帝小宗入繼大宗,地位不穩,全靠坤氏全力扶持,后來到了當今,初初登基也少不了他們的支持和輔助,坤氏對兩代帝皇可謂鞠躬盡瘁,老皇帝兩任皇后都是坤氏女,說來是恩澤,可這難道是老皇帝格外傾慕坤氏女的原因嗎
屁
兩代的坤氏女進宮,姑侄共事一夫,他們坤氏的女兒并不是不能生,這完全不是他們的錯
付出了這么多,想入繼一個流著坤氏血脈的皇嗣有什么過錯
這也是皇帝應允的,否則,虔王幼子當年也不會被接進宮中教養。
而現在呢小趙王一出生,坤氏就被掃到一邊,從股肱之臣變成視之為必須鏟除的后患,誰能甘心
坤氏數百年的基業,焉能敗在他們兄妹手里
好了,廢話也別說了,坤皇后兄妹確實不甘心,也確實對皇位繼承志在必得,并且已為此殫精竭慮多年,如今三王斃避,坤氏正處于風口浪尖,接下來鹿死誰手,且看本事罷
反正束手就范是不可能的,坤氏樹大根深,當了這么多年的帝皇股肱心腹,一時半會也不是那么容易被打垮的,就看彼此之間最終誰的手段厲害罷
不忠也好,不臣也罷,反正只看誰輸誰贏
不過得快了,拖得越久,情況對坤氏越不利的。
坤皇后坐下“哥,接下來你有什么章程”
她心里有些想法,不過還是先聽聽坤國舅的。
坤國舅沉聲“縱橫聯合,先發制人。”
兄妹倆對視一眼,交換了一個心知肚明的眼神。
現今這個局勢,到了這個地步,坤氏能走的路,都是不臣的路。
譬如,聯和勢力,繼而,逼宮。
坤國舅坤皇后一個久經宦場一個高居后位俯瞰朝堂多年,都是非常敏感且膽大的人物,三王前車之鑒猶在眼前,他們久守必失,抗衡并不是個上策,誰知道老皇帝什么時候死呢每回看他病歪歪的要死了,可他最后又活過來了。
把一族性命和自己的命運交給運氣,這不得不說太不可靠了。
坤氏未必能撐到那個時候。
另外更重要的是,哪怕老皇帝真如愿駕崩了,如無意外,他也必然會留下賜死坤皇后的圣旨。
還是得先發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