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延宗說得一點不錯,坤氏現如今確實沒什么心思顧及他和季元昊,高度引起坤太后坤國舅注意力的另有其人,那就是虔王。
正確來說,是虔王和小皇帝。
小皇帝雖然從小沒能養在父王膝下,但這對相貌相似的父子感情卻是極好極好的,宮里雖然錦衣玉食,但實話說真不是個多好的地方,小趙王出生之后,小皇帝就常年處于一個非常尷尬的處境之中。
雖坤太后也待他甚好盡力溫和,但無奈她不是親生父母且性格強勢關懷有余而親近不足,所以每個月父母進宮探看就成了小小孩童心里最期盼的事情,尤其是父親。
虔王是真心疼自己的孩子,當初續娶小坤氏乃圣旨賜婚并不是他自己的意愿,由不得他選擇,后續局勢走成這樣,也早非他一人之力可以撼動,他唯一能做就是帶著長子多多去探望小兒子,給孩子溫暖,給孩子關懷,給予他父愛,告訴他,他并不是一個人。
父子感情是極好極好的。
“母后母后,我,朕今天能和父王說話嗎”
這是坤太后在這幾個月里最常聽見的話。對于小皇帝而言,登基后最好最好的一件事情,就是他可以經常和父王見面了,而虔王也惦記他,幾乎天天進宮和兒子小聚。
坤太后笑“當然可以了,陛下去罷。”
小皇帝掙脫坤太后的手,難得沒有學小大人樣,蹦蹦跳跳雀躍地跑回上陽殿去了。
已經整飾一新看不見絲毫上一任主人痕跡的上陽殿,小皇帝雖不常住,但上陽殿暖閣卻是他最喜愛的地方,這里不但是他做功課的地兒,還是他和父親經常見面的地方。
“父王我告訴你哦,今天我寫完三十張大字了,還有昨天,我在御花園捉到一個蟲,小茗子說是西瓜蟲,西瓜蟲是做什么的”
隔著兩重珠簾,坤太后卻并未離去,她站在原地,隔著帷幕的垂珠,她可以看見小皇帝親昵地偎依在虔王懷里,雙手圈著虔王脖子,而虔王蹲下,把小皇帝抱在膝上,微笑看著兒子喋喋不休“玟兒真厲害”
“西瓜蟲嗎”
父子倆溫馨相擁,氣氛融洽得有種水潑不入的感覺。
坤太后面無表情看了好一會兒,才無聲離去。
虔王和小皇帝感情太好了而小皇帝對虔王極其信任依賴,但坤太后心里,對此卻是不那么樂見其成的。
小皇帝對她,對坤氏而言,都太過重要了
坤太后其實最希望的就是小皇帝只親近信賴自己,但顯然,事實并沒那么盡如人意。
而隨著小皇帝表現和日常所見,這種無聲的芥蒂其實在不斷地加深。
就差一個引爆點了。
宮里怎么樣,蘇瓷就不知道了,她這會正忙著呢。
在昌邑溫泉別莊玩了好幾天之后,兩口子興盡回家,楊延宗這家伙就把他的私賬一股腦都交給她管了。
他之前就想給過,蘇瓷不干,拖拖拉拉大半年,這活兒最后還是歸到她頭上去了。
一項一項的私賬,好多大得讓蘇瓷都觸目驚心的數字,他哪來這么多的錢啊不過通閱完舊賬之后,她就找到端倪了,楊延宗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固定的多筆記大額入帳,有的是有零頭的,一問他,果然楊延宗輕描淡寫道“我手底下有幾支商隊。”
有跑國內的,但更多是跑北戎安南及西域等國的,跨國貿易,物以稀為貴,這個就不必說的。
可哪怕這么大的商號入帳,對比起龐大的支出還是不夠,這里很值得一提就是,還有另外一部分每次入帳零頭都是十分整齊的數字了,超大額,最大一筆竟高達百萬,看得蘇瓷膽戰心驚,小小聲“你這是挖銀礦了啊”
楊延宗忍不住笑了,哈哈大笑,重重親了她的唇一下,干脆利落告訴她“對你還記得劉應兄弟嗎”
蘇瓷眨眨眼睛,楊延宗附在她耳邊告訴她“劉應兄弟還有一對私生子。”
劉應兄弟干的可是殺頭的買賣,多少會有顧忌的,這對孩子,就是為防事發絕嗣留下的最后一點后路了。
劉應兄弟當初落在他手里直到轉押回綏平,足有七八天的時間,對于楊延宗而言,是夠了。
這劉應兄弟確實是個能人,兩人發現的礦點其實并不止一處,除了商縣那處大銀礦,還在西南另外兩地發現過礦床痕跡。只不過銀礦采掘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個商縣大礦已經夠他們忙的了,于是另外兩處就沒動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