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新通知發布后,蘇城的房價就開始穩步上漲。”老齊抹了一把臉,強壓激動,在會議上將調查表發了下去。
“臨近的渚城最先漲起來,短短這些天時間,房價漲幅已經超過百分之五點七,這是十幾年來,最快的漲幅速度”
不少員工看向坐在主位上的大老板,眼中難掩熱情。
“照這個趨勢,我們可以推遲首次開盤時間,越往后推遲,說不定會得利更多。”有員工試著提議道。
“這不太好吧,我們廣告部已經打了這么長時間的廣告,投入了這么多,現在正在勢頭上,你往后推一年兩年,誰還記得之前打的廣告”宣傳部的員工有些不大樂意。
“房子能賣出去是最重要的,我建議我們就在最近開盤,趁著熱度,多賣一套是一套。”
“每漲幅百分之一,就意味著上百萬的利潤,廣告還可以再打,就等他個半年,又怎么樣”
“你確定到時候還能賣出去嗎房價在漲,你得確定有人買啊”
底下員工你一句我一句,氣氛漸漸多出火藥味,各個部門的人嗓門一個比一個高。
老齊下意識看向王昭謀,王昭謀看著銷售部送來的售賣計劃,翻了幾頁,發現他們還規束在原來的定價模式中。
現在上面對房價的管束并不是很嚴,開發商大都憑借兩點定價。
第一點是成本加成,把開發需要的各種建造成本,加上各類稅費,再添上利潤,得出一個最后的價格。
第二點就是參考周邊的房價,看周邊的新樓盤價格多少,然后在別人的價格上下浮動。
但是川海庭院不同與蘇城的普通樓盤,主打高品質高規格,不可能依據周邊的一般樓盤定價;但如果直接算成本加成,又不利于公司全局,自己算是白占了先機。
王昭謀思索片刻,指節輕敲桌面,老齊看到后立即會意,一聲呵斥,讓會議室里瞬間安靜下來。
“廣告的熱度,自然不能錯過。”王昭謀抬眼看向眾人,“但是我們遇到了好時機,也必須乘東風,讓利益最大化。”
眾人面面相覷,不明白怎樣才能兼顧這兩點。
“這份蘇城的房價預測分析,和川海庭院的推薦定價表,我已經看過。”王昭謀將手中的文件往會議桌上一放。
“都不適合川海庭院的定價。”
眾人紛紛看向大老板,眼中帶著疑惑。
這兩種定價方案都不適合,那要怎么樣定
難不成要讓周大師算一卦
“我的想法,是讓市場需求,決定川海庭院的價格。”
王昭謀打開川海庭院的俯視圖,畫出一棟樓房。
“在廣告熱度還在的情況下,首次開盤,但我們只售一棟樓。”王昭謀看向眾人,“現在蘇城的平均房價是兩千一左右每平,我給川海庭院第一棟樓定價,三千六百八十八每平。”
近四千的價格,幾乎翻一倍
眾人面面相覷,都覺得這價格太過虛高。
“以川海庭院的品質,這個價格并不算高。首先,要打出優惠,首次開盤出售,買房送車位,一個車位十六平米。
顧客自己都會算賬,假設一百平的房子,總價需要三十六萬八千八,但是將這十六平加進去,每平的價格就降到了三千一百多。”
王昭謀看著員工的眼神,輕易明白他們的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