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制的消息傳遍整個王凱的領地后,益州境內、涼州境內、司隸境內、并州境內、荊北境內的有才之士也是相互聚到一起交流起了科舉制。
一時間,王凱的領地掀起了一股科舉熱。
荊州的鹿門學院當中。
寒門子弟徐庶得知了王凱頒布的科舉政令后,他也是找來了自己的好友孟建、石韜、崔均、諸葛亮四人。
隨著幾人齊聚,徐庶很是興奮的對著他們說道“公威、廣元、州平、孔明,王太尉頒布了新的科舉告示,次我們討論的事情果然成真了。”
四人聽后也是輕笑起來。
這個時候,諸葛亮輕搖羽扇對著徐庶說道“元直,你如此興奮可是打算前去參加考試”
“孔明,如今天下已成三分之勢,王太尉又如此重視寒門子弟,吾的確打算到長安一試。”
聽到徐庶的話后,孟建當即接道“當初王太尉頒布武舉考試的時候我們便猜到他定會推行文舉,既然此次文舉考試已經開設,元直,北長安也算我一個。”
“好啊有公威作伴,此行長安必定別有一番風。”
徐庶剛說完,石韜當即接話道“公威和元直都去了,那吾也不能落下。”
徐庶和孟建聽后也是十分歡迎。
緊跟著,崔均也接話道“公威、廣元、元直都去了,那吾也去長安試一試吧”
徐庶、孟建、石韜、崔均都發表了意見后,他們頓時將目光轉向了諸葛亮。
諸葛亮見狀頓時搖了搖羽扇并輕笑著回道“你們看我干嗎”
徐庶隨即問道“孔明,你不打算去長安嗎”
“元直,吾現在才疏學淺,恐怕難以入得了王太尉的法眼啊吾打算在鹿門學院繼續學習一段時間。”
聽到這話,石韜頓時吐槽了起來“孔明都說才疏學淺的話,那我們四人豈不是更加不堪了”
孟建、崔均和徐庶聽后也是紛紛表達了相同的意見。
諸葛亮見狀卻是笑而不語,因為他認為自己現在還不是投靠王凱的時候。
這個時候,徐庶再次問道“孔明當真不去長安”
“此次就算了吧”
聽到這話,徐庶也放棄了勸說。
最后,徐庶、孟建、石韜、崔均四人也是各自回家收拾起了行李準備北長安。
待四人收拾好了之后,諸葛亮也是親自送別了自己的四位好友。
與此同時,向寵的叔父向朗也離開了鹿門學院朝著長安而去。
除此之外,荊州的有志之士也是紛紛開始北長安。
再說諸葛亮送別自己的四位好友之后,他也是回到了隆中繼續等待起了時機。
這個時候,鹿門學院另外一位大才龐統也是面見了自己的叔父龐德公。
隨著二人碰面,龐統當即向龐德公行了一禮。
龐德公回了句免禮后頓時說道“士元,你可是為了科舉考試而來”
“果然什么也瞞不過叔父啊”
“士元,你心中已有定計何故又來問我呢”
龐統聽到這話頓時便告退了。
最終,龐統也沒有前往長安,他和諸葛亮一樣在等待時機。
荊州人才開始北的時候,益州、并州、涼州、司隸的人才也有一部分向著長安而去。
雖然各地人才朝著長安而去,但背后卻是暗潮涌動。
轉向江東這邊。
正在休養生息的孫策得知王凱拿下江夏之后就開始實施科舉制的時候,他也是召集了麾下群臣并將王凱推行科舉制的事情告訴了大家。
群臣聽完孫策的話后也是有些驚訝,他們沒想到王凱竟然這么快就開始實施了。
緊跟著,孫策說道“諸位,王新豪推行的科舉制真乃創世之舉,吾也有意在我江東試行,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聽到這話,世家出身的張昭等人都是臉色大變,他們沒想到孫策竟然還念念不忘推行科舉制。
這個時候,周瑜站了出來對孫策進行了勸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