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書記臉色一變“什么大概,究竟多少”
“我,我,我不太清楚”
“分管經濟的副鎮長,這點最基本的數據都敢說不清楚,難怪三灘鎮經濟抓不上去經發辦主任哪去了”
方晟只得幫王主任撒謊“韓書記,他身體不太舒服,早上打電話到辦公室請了假。”
“他倒病得巧剛才的問題,你能不能回答”韓書記盯住他問。
方晟毫不猶豫道“報告書記,振峰紫菜廠有工人216人,退休工人142人,今年即將辦理退休手續的22人,上個月產值165萬元,凈利潤為47萬元。”
韓書記可不是那么容易被糊弄,轉向發改委何主任道“查下報表,核實數據是否正確。”
何主任當眾打電話到辦公室,隔了會兒微笑道“小伙子連小數點后的數字都說對了。”
韓書記臉色稍霽,指著遠處廠房說“這么大規模的企業,這么多工人,為什么辛辛苦苦生產一個月反而虧損,黃鎮長說說看。”
黃副鎮長戰戰兢兢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國內市場競爭激烈,產品銷路不暢;二是設備多年未曾更新換代,生產力和生產效率低下”
“打住”韓書記不悅地說,“官話套話,放到哪個虧損企業都能用,這位小伙子你分析分析。”
剎那間,方晟覺得幾個月以來的努力真沒有白費,還是那句話,功夫不負有心人
他不慌不忙說“其實黃鎮長說得不錯,虧損的直接原因的確是銷路不暢,但銷路不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經營意識跟不上市場脈搏”
周一早上剛上班,縣委辦主任陳復達就接到新上任縣委書記韓子學的電話,十分鐘內安排車輛和相關人員到鄉鎮視察
“韓書記,頭一站先去哪個鎮”
“上車再說”
放下電話陳復達困惑地搔搔頭。他當縣委辦主任十一年,先后換了四任書記,最難伺候的就是這位韓書記首先是喜怒無常,前一分鐘還笑瞇瞇,轉眼就會大發雷霆,翻臉比翻書還快;其次是對細節講究到苛刻的程度,上周五看到縣委辦發的紅頭文件,認為紅顏色不夠鮮艷,立即要求全部銷毀,換彩墨后重印;還有頭腦里不斷翻花樣,導致頻繁改變主意,令縣委辦所有人忙得焦頭爛額,私下說韓書記剛來了五天,工作量比以前五個月還多。
九分二十秒,韓子學帶著江秘書步出大樓,陳復達已安排妥當十五座公務車,成員有組織部梅部長、宣傳部井部長、建設局、農業局、海洋局等相關部門局長。
車子駛出大門,韓書記才慢吞吞說“去興灶鎮。”
陳復達迅速打電話通知興灶鎮黨政辦,要求安排會議室,整理回報材料,若有可能聯系鎮上規模較大的企業做好參觀準備。
黃海縣內河流眾多、水網密布,一路上橋也比較多,當駛過一座雙拱水泥橋時,韓書記陡地問“建設局老張呢,這座橋叫什么名字”
張局長一愣“大概是溱龍橋吧”
韓書記命令江秘書“查地圖”
過了會兒江秘書瞟了張局長一眼,輕聲道“白馬橋。”
再開了十多分鐘,韓書記又問“這座橋叫什么”
張局長額頭直冒冷汗“應該是是邱王橋不知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