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先生的意思是此次香港失蹤的兩名fbi特工正在執行某項抓捕任務”
中美兩國外交人員唇槍舌劍,主流媒體、網絡更是群情激奮,兩國黑客也暗中大施身手,展開技術層面的較量。
緊接著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相繼向中國正府發出最強烈的抗議,這些抗議都被外交委婉言謝拒,建議他們與特區正府交涉。
這些情報人員在香港都有合法的掩飾身份,但無法解釋為何同時出現在荃灣區廢棄廠房里,且身穿防彈背心,手持各種新式武器。
“要查行兇者,首先要告訴警方雙方在干什么,然后警方才能根據線索調查,”警署高級督察緊鎖眉頭說,“你們說什么都不知道,卻限期得到調查結論,坦率說我很為難。”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
策劃抓捕葉韻的四國情報人員,參與當晚行動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在各方有意無意放風之下,慢慢地外界都知道歐美幾大情報機構聯合行動,就是要抓捕一個叫葉韻的女人。
葉韻是誰屬于哪個組織幾大情報機構為何抓捕她
全世界媒體、正府、組織都在設法打探,然而很奇怪,漸漸似乎有道透明的墻,每當查到葉韻赴英留學那個階段時就被隔阻,無論怎么努力都無法繼續深入,包括無所不能的fbi都是如此。
fbi總部。
fbi亞洲聯絡部主任科爾忐忑不安地走進辦公室,坐在桌前的是主管亞洲和南美洲事務的fbi局長特別助理施羅德。
“我們剛剛經歷了一次慘敗,fbi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慘敗,它將被載入檔案,成為我,還有你科爾先生永遠洗刷不掉的恥辱。”施羅德溫柔地說。
科爾道“非常抱歉,施羅德先生,香港分部對局勢嚴重誤判,第四小組展開追殺行動后才給我發了份普通電郵,還沒來得及思考,悲劇發生了。”
“現在不是調查責任的時候,”施羅斯道,“我想知道的是,從你到喬特,對葉韻了解多少是不是跟外面報紙一樣,還停留在她是魚小婷的同伴,是方晟的炮友兩個他媽的眾所周知的信息”
說到最后一句施羅德終于按捺不住內心憤怒咆哮起來。
科爾反而鎮靜下來,道“即使這兩個信息都無法證實,因為身份問題,葉韻一直以商人名義與方晟接觸,沒有證據證明兩人存在性關系;另一方面魚小婷為方晟生過孩子,從女人忌妒心理出發不可能容許葉韻以情人身份接近方晟。”
“好,很好,你還知道些什么”
“通過背景調查,葉韻在英國留學期間出現明顯的斷檔,綜合各方面線索分析,她很可能加入了幾十年來一直隱藏在水下,偶爾露出尖利獠牙的那個組織”
施羅斯悚然一驚,原本想找科爾算賬,逼他把所有責任承擔下來并辭職,卻被新話題轉移了注意力,問道
“你說的是fbi和cia聯手都沒查到的影子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