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楚子粗糙的手指小心觸碰那一點嫩芽,而后指天立誓。“今楚國得神明庇佑,有興盛強大之機。他日,定當奉瑤席、玉瑱以事神”
而被他們所感謝的神明,卻已經飄飄然遠去了。
拾蘭緊緊隨在帝君的身邊,看著大地不斷從他們腳下掠過。
“帝君,您不是說要依靠凡人自己嗎”
“一點生機而已。”東華摸了摸拾蘭的腦袋。“雖說要令仙凡斷絕,但玉帝既自詡三界之主,便不可能放棄對凡間高高在上的統治。派地仙駐守凡間各處是最常用的手段。只是楚地一向貧瘠,并無什么名山大川、洞天福地,平素又被視作蠻夷之族,恐少有神仙愿意來此。這一點生氣保楚地數百年生機綿延,也不過是將他們放到與其他地方同樣的。”
“噢。”拾蘭點點頭。“那帝君,我們接下來要去哪兒呢”
“去哪兒”東華眺望遠方,“四處走走吧,或許還會遇上故人。”
“故人”
“你不是一直念叨好久沒見過他了嗎”
“啊,是”
褒水出于南山南麓,于周南匯入漢水。漢水以北為褒,以南為蜀,孕育了南部諸國的豐裕富饒。
東華帶著拾蘭四處游歷,俯瞰著神州大地上慢慢從戰火與硝煙中恢復過來的人們。他們自揚州上岸,先往北去了陳塘關一游,復經朝歌往西南。再從偏居一隅的楚國一路向西北而去。而或許是因為剛剛經歷過封神的緣故,凡間的修道者們皆隱匿藏形,竟無一人發現堂而皇之出現在凡間、避世已久的東華帝君。
直至到了褒水與漢水的交界處,才有早已得到過龍王傳訊的褒水兩龍從褒水中現出身形來,拜謁帝君。
兩龍出生較晚,不曾見過當年登仙者“著青裙,入天門,揖金母,拜木公”的盛況。但能使東海龍王將輔佐龍族未來帝君的重任相托,哪怕有幾分是看在他們遠離東海,所掌水系又與曾指點龍王前去尋東華帝君求助的清源妙道真君道場毗鄰的份上,也可見其品性。
此時感應到東華帝君途經此地,褒水翻涌,兩龍當即化為人形,出現在帝君面前,拱手為禮。
“帝君。”
態度足夠尊敬,卻并不熱切,仿佛只是感應到上仙駕臨的迎接。便是屏退麾下水族一事,也可用性情如此,不喜旁人跟隨打擾來解釋。
一方水系一貫只有一龍駐守,褒之二龍褒瑨、褒珎本為夫妻,是以共司此地風雨。褒國“禮婦人稱國及姓”,尚存古之遺風,由婦女執掌國事。兩龍也像是習慣了此地的風俗,褒珎坦然上前,恭敬叩問。
“不知帝君至此,可有什么吩咐”
「龍王已做好安排,我等隨時可隨帝君前往紫府。」
“吾聞人間王朝初定,便四處走走。龍君出迎,實是不必。”
「你家小龍蘇醒尚還需三百年,此時時機未至,且于此地靜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