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
原諒他,沒想起來。
小柱子適時湊到胤礽耳畔提醒“主子,那年索大人的工坊剛制出玻璃,你前去查看。因要等一份玻璃制品做出來,又不愿留在工坊干等,便出來走動,可還記得嗎”
這一提醒胤礽恍惚憶起些許,當時他看到索額圖的工坊附近是個村子,有大片農田,為了給研制雜交水稻找個由頭,便去走訪了一圈,詢問了農戶許多問題,做了回散財童子。彼時確實有個男人突然沖出來向他求助,他身邊的侍衛還差點把人當了刺客呢。
“原來是你啊”
見他記得,胡老三更是高興了,“是我是我恩公,多虧你給的二十兩,我兒子才能順利醫治,好轉過來。恩公,我給你磕頭了。”
又是三拜。
胤礽哭笑不得“你起來吧,我不過是順手為之。”
“不不不對恩公來說是順手為之,但對我們全家來說卻是救命之恩。恩公,這些年我們一直在找你,可惜我們不知道你的姓名,也不知道你是哪家貴府出身,一直尋不到。今日既見到了,當初的銀子便該還給你。”
胤礽搖頭“不用了。”
胡老三卻堅持“要的一定要的”
但怎么還呢胡老三說完才反應過來,他身上沒這么多錢,一時尷尬起來,“我恩公要不等等我,我回家去取”
胤礽笑說“這里離你家不算近,等你取過來,我該回去了。”
胡老三犯了難,突然看到孟吉祥,道“恩公既然是孟管事的主子,要不改日我把銀錢帶過來交給孟管事,讓孟管事轉交給你或是恩公哪天再來,孟管事可否提前同我說一聲”
胤礽不答,只問“你們家現在手頭寬裕了嗎”
“還行我們村運氣好,朝廷第一年試種新稻的時候就被選中,而且當時兩種新稻一起試種。分什么一代二代的。我也不懂。但我們村拿到了一代稻種,不但有補貼,收成還特別好。往后每年我們都在朝廷登記名額領稻種。如今家中糧食富余,除自己吃用,還能剩下一些拿去賣。
“再有,前兩年朝廷不是研制出了牛痘嗎痘莊跟京城這邊的醫署長期招人幫工,我婆娘一直有活兒干。去年又有了水泥,京中到處在修官道,我跟著他們跑,修路我不會,但打雜我行啊。干了一整年,也賺了些。
“正巧那邊工期結束,又聽聞這邊在招有經驗的人養豬,我就來了。公子,你給的待遇好,銀錢多。離家遠一點也不怕,莊子上安排了地方給我們住,在這住可以幫忙守夜,照料晚上豬圈的活兒,還能得一筆補貼。
“我們家現今存了不少錢,我把孩子都送去讀書了。我幼年家里條件好,父親也曾送我讀書,可惜我腦子不行,讀不進去,學不出來,也就只能算點賬,認幾個字。但我兒子聰明,先生常夸呢。”
胤礽眼睛彎起來“讀書好若有條件,是該多讀書。不拘一定要讀出個什么樣來,考不考得上功名還在其次,能明白事理,辨別是非才是首要的。就算只能認字算賬,也已經很不錯了。”
胡老三連連點頭。
胤礽又問“你有幾個兒子”
“早年沒了兩個。如今除長生外,還有個幼子長康,加一個女兒。我女兒也識字的。長生跟長康回家都會教她。”
“挺好。”胤礽想了想,“孩子們都要讀書,你若一下子還我二十兩,家中銀錢可還支應得開嗎”
胡老三一頓,蹙眉算了算。二十兩家里倒是能拿得出來,可馬上就要過年,得花銀子。年后兩個兒子又得交束脩。如此算來,恐怕有些困難。
胤礽失笑“不如這樣,你分期還,每年還五兩。四年還清,如何我是不常來的,但吉祥在,你可以給吉祥。若往后吉祥回到我身邊,這處莊子也會有別的人接管,你交給他們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