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底的時候,蒙古諸部先后上書請求萬壽節時來京為康熙賀壽,緊接著準噶爾與和碩特亦有上書。
折子上密密麻麻寫了一大堆,對康熙極盡贊美,詞藻之華麗,造句之優雅,讓見慣了后世諸多彩虹屁的胤礽都自嘆弗如,甚至陷入自我懷疑,他這兩輩子的中文是不是白學了,竟還比不過人家蒙古族朋友用得溜。
康熙似乎早有預料,神色淡淡,別說沉迷于此等恭維,就連半點動搖也無。他心里比誰都清楚,萬壽節年年過,可蒙古諸部也就今年上書說要千里迢迢給他賀壽。為什么賀壽不過是幌子,青貯飼料才是他們的真正目的。
雖然知道,可他還是爽快準了。此后,禮部與理藩院便開始忙碌起來。
這事一出,最高興的當屬太皇太后。既是蒙古諸部都來,科爾沁也會來。那是她的娘家啊。自從天命十年嫁給皇太極,至今已有近六十年。她再未踏入科爾沁的土地。后來大清入關,以京師為都,這一年年過去,細數一下,她連見親人的次數都屈指可數。
消息定下來,太皇太后歡喜地多用了半碗飯。飯后還拉著胤礽說了半晌年少時在科爾沁的趣事。
三月。蒙古諸部陸續到京。與其他部盟不同的是,科爾沁親王一來,才見過康熙,還沒休整,便被接到了慈寧宮。
如今世襲科爾沁和碩達爾罕王爵的是班第,乃滿珠習禮之孫,亦是太皇太后的侄孫。雖是親人,可太皇太后還是頭一回見。胤礽本覺得血脈已遠,會顯得疏離。誰知班第特別能說會道,簡單的見禮之后,不待孝莊開口,便主動提起科爾沁草原。
先說哈如巴拉山,又說達爾罕王宮。從穿戴說到飲食,緊接著談到科爾沁部下諸旗。若他聊親人,太皇太后熟悉的親人早已死絕,班第對他們知之甚少。便是了解的一二或許與太皇太后也不共通。
但他說別的,從人文到地理,各色飲食文化,太皇太后在科爾沁生活了十幾年,可太熟悉了。便是如今有發展與變化之處,也會可以感慨一句呦,沒想到現在竟這樣啊,我們以前如何如何。話題不斷,班第就沒有叫場面冷下去的時候。
慈寧宮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胤礽看得震驚不已,暗地痛斥班第奸詐。班第絲毫未覺,反而笑嘻嘻說“聽聞太子喜歡馬在京郊和山東買了馬場”
胤礽雙眼一瞇。他在京郊和山東買馬場的事不是秘密,可山東馬場已經交給了康熙,作為青貯飼料的基地之一。班第這話真的只是隨口閑聊
“要臣說,京中就這點不方便。若是在我們科爾沁,馬兒到處都是。隨時隨地都可跑馬,那才逍遙呢。太子有機會可以去看看。”
太皇太后忙打斷他,“你快別攛掇了。這孩子最是喜歡到處去玩,還說什么,世界這么大,都可去看看。前陣子朝廷組織船隊出海,他還想一起跟著去呢,被皇上罵了一頓。他啊,心太野,經不起攛掇的。若是真聽了你說的跑去科爾沁,小心皇上找你算賬”
班第笑著打哈哈,“太子終歸是少年人,愛玩愛鬧是天性。太子若是喜歡馬,臣這次來京帶了幾匹汗血寶馬,可奉予太子兩匹。”
胤礽欣喜道“那就多謝王爺了。”
等班第離去,胤礽才偎在太皇太后身邊說“汗血馬珍貴,又非是我大清出產,來自外邦,便是草原上也不易得的。他一出手就給我兩匹。我既然得了,汗阿瑪必不會比我少,這不得至少五六匹可見下了血本。”
下如此血本,必有所圖。
胤礽偷偷看向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心里明鏡似的,“無非是想要青貯飼料的方子。”
“烏庫媽媽,若他請您做說客,您”
胤礽欲言又止,太皇太后好笑地點了點他的額頭,“你當我老糊涂了此事你汗阿瑪自有決斷。我就是個頤養天年的老太太,能做什么他若是存的這個心思,可真真是打錯了算盤。我早就不管事了。以前不管,現在也不會管。”
胤礽松了口氣,笑嘻嘻說“您可不是一般的老太太,您是全天下最尊貴的老太太,就連汗阿瑪也得敬著您呢。您若是出面跟汗阿瑪說,汗阿瑪準會答應的。”
太皇太后搖頭。小事上自會答應,大事上若與康熙的意思相違,卻是未必。再者就算是康熙本就打算給,可他自己愿意,跟聽了她的話被迫答應,二者是不一樣的。
“班第雖是我侄孫,關系卻疏遠。你汗阿瑪是我一手帶大的,我萬萬沒有為了個侄孫去給親孫兒添麻煩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