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志心念一動,深深往下一揖“世叔大恩,小侄沒齒難忘但確如尚書與外舅所言,世叔滯留西海并非上策”
李韶眉頭一皺“為何”
李承志稍一沉吟“朝廷去歲在關中征糧,足有數百萬石,但并未用于軍需,而是盡皆運至洛京,世叔可知為何”
“這等機密,你如何知道的”
剛問出口,李韶又哂然一笑,知道問了一句廢話。
崔光坐鎮中樞,且領民、倉二部,此事就是經他之手,他焉能不知
想來也是可笑,虧那老賊方才還義正辭嚴,信誓旦旦,稱深受皇恩,與李承志這個反賊誓不兩立。卻早就將這等機密透露給了李承志
李韶失笑般的搖了搖頭“難道不是朝廷未雨綢繆,以備他日討伐予你才會如此”
“非也以小侄之見,十有八九,是為借外族之兵所備”
李韶悚然一驚“這難道也是崔孝伯所言”
李承志滿臉苦笑“尚書若知此事,其余諸輔定然皆知,也不可能瞞的密不透風,是以世叔早就該有所耳聞才對是以皆為小侄猜測之言”
荒唐
李韶本欲譏諷,而話都到了嘴邊,卻無論如何也吐不出來。
眼見日暮途窮,走投無路,還有什么是太后、元澄做不出來的
怪不得朝廷如此草率,王爵說封就封,卻再無半紙章程
還真就是為了占據大義,好師出有名。
怪不得元澄心急火燎,好似他李韶多留于關中一日,李承志就會起兵一般,百般催促盡快西行
原來是怕自己識破他的行跡,再報予李承志
怕是自己前腳出關,這狗賊后腳就去了柔然或是吐谷渾。
也怪不得崔光與魏子建會予李承志直言,盡快將自己送回關中
十有八九是料定此節,猜到朝廷可能會引胡兵入關,禍亂關中。
更怪不得元澄欲將關中刮地三尺,不怕官逼民反也要強行征糧。原來太后與這狗賊早已喪心病狂,為平定李承志,寧愿陪上整個關中
到時候,你亂一個試試
李承志最后如何不知道,而但凡關中士族,怕是一個都跑不掉
李韶目眥欲裂,騰的一下跳了起來“愣著做甚,還不予我備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