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舒好不奇怪,從就近處撿起半截被棄的紅磚,疑聲問道“這是何物,看著像泥磚,但為何是紅色”
這老頭都魔怔了,見到什么都要懷疑一下
李承志瞅了他一眼,露出一絲似笑非笑的神情“尚書好眼力,可不就是泥磚”
真是泥磚
楊舒露出一絲你莫要糊弄老夫的表情。
秦漢時就有火燒泥而成磚的方法,傳承至今已近千年之久。但無論是哪一朝,或是產自何處,更無論所用之坩泥粘土為何種顏色,但凡經窖澆燒而制,定為青色。
紅色的磚,還真就是第一次見
而這只是其次。
最令楊舒不解的是,此物雖好用,卻不好制。也莫說是最為費時,專供宮中、皇室所用的金磚,便是民間燒磚,從選土到出窖,一爐磚前后也要近月之久。
若論代價,比石匠鑿石為磚的代價大多了,且還無石磚那般堅固。但勝在顏色、形壯統一。
故而庶民寒族根本用不起,多用于士族門閥,高門大戶。
李承志倒好,竟直接用來修糧倉了
再見場中紅磚堆的到處都是,更有磚車源源不斷的駛來,也不見工匠、民夫有何憐惜之意,只是禮如平常,可見此物在西海富裕到了何種程度
狐疑之間,楊舒將方磚抱在手中掂了掂,又用力往磚墻上一砸。
只聽“砰”的一聲,紅磚雖斷成了兩截,但茬口極為齊整,有如刀削。楊舒又撿起斷磚,左右各摯一塊,用力碰擊。
砸了三四下,只是磕下了一些粉渣,斷磚再無碎裂。
“真是紅土所治”
楊舒驚訝不已,“但質地為何如此之堅,竟比青磚都還要強硬幾分”
李承志呵呵一笑“大概是我西海的坩泥異于他處,故而才會如此”
這當然是李承志在敷衍楊舒。
古時制磚,用的只是坩泥,拓制成模后,或是自然晾干,或是用柴草薰干,而后入窯,邊燒邊澆水降溫。燒成后自然陰干,從而磚成。
而李承志用的是后世的方法,從選料這一步起,與古法燒磚就迥然不同。
若是離山近,就最好用頁巖,若離山遠,則就地取材。無論是粘土還是普通的土,更或是河底的濕泥都可。
而后再加煤矸石粉,也就是廢煤粉。
而只是原料,就比青磚需精挑細選粘土,并精研細磨不知簡便了多少倍。而這頁巖與煤矸石都是制水泥的材料,堅硬度本就比粘土要強。
第二是燒結時所用的燃料。
古代用的是柴草,而李承志用的煤,爐溫孰高孰低一目了然,兩相一結合,青磚再是堅硬,又怎抵的上高溫燒制的紅磚
至于顏色,則是青磚是邊燒邊澆水固形,氧化程度不高,而紅磚則是一燒到底,自然就成了紅色。
另外還有紅磚是直接燒干,青磚則是自然陰干,制作時間又節省了一倍都不止。
所以怎么比,李承志都有守口如瓶的理由
楊舒在心中暗罵了一句放屁。
這話一聽,和方才那兵卒糊弄元淵,稱“自己命大才活了下來”是一個路數。
李承志這是將老夫當傻子哄呢
他心中不岔,恨聲問道“便是這等俗物也要藏著掖著”
“俗物”
李承志冷笑一聲,又一指建到一半的磚墻,“你也知此物之堅,更甚青磚,自當也知,若以此物砌包城墻,又會如何”
楊舒聽的心中一凌。
用磚砌包城墻,那是王都才有的待遇,就如元魏的洛京,南梁的建康。
其余大城,就連元魏舊都平城還是夯土所制。
而此時看來,此物制法定然極為容易,若被朝廷學了去,自然如獲珍寶,大肆固城。
到時,李承志若予征伐,豈不是要難上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