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志,你因我等不敢殺官而盡誅,分明是想造反”
“將軍,繞了我等這一次吧,下次只要你一聲令下,就是嗚嗚嗚嗚”
像是被人捂住了嘴,后面的話沒喊完,但趙淵還是依稀聽到,那個喊的應該是“皇帝來了”幾個字。
只是瞬間,趙淵渾身的汗毛都像是豎了起來。
跪在臺上的,竟然是與自己遭遇時,沒敢朝自己射箭的那些白騎
就因為這個罪名,就全被砍了頭
李承志想干什么
難道他也想造反
怪不得自己像是死囚似的被五花大綁著,擒了自己的那白甲兵又稱,等殺完這些,李承志就會“料理”自己
八成是要被李承志拿來祭旗
趙淵越想越覺得可能性越大,頭上頓時滲出了冷汗,更是悔的腸子都要青了。
他又不是真蠢
早知道會是這個結果,哪怕心里再看不起李承志,楊舒再激他一萬句,借他一百個膽,他也不會逞這個能。
和反賊耍官威,嫌自己命太長了
任憑那些人叫喊,李承志也不阻攔,甚至連喊“哪怕皇帝來了”的那個,也是行刑的軍卒覺得太犯忌諱,擅自做主捂上的,他就根本沒下這樣的命令。
現在又不是后面的那幾個朝代,喊上一聲皇帝的名諱都要被問罪
他李承志有沒有反志,也不是這幾個吼上幾聲就能定性的。
大魏軍律中本就有“擾陣必斬”之類的律法,別說臺上這幾個,就算李睿真把趙淵給殺了,官司打到皇帝那里也是李家占理。
當時選定戰場時,看離涇陽城太近,李承志就已經預料到,說不準便會有哪個王八蛋看到有便宜可揀,突然就會冒出來搶功或是摘桃子。
所以出征時,他還反復強調過,若戰事未停,但遇探陣、沖陣者,不論對方任何身份,已方斥候、游騎及普通兵卒等盡可殺之
李承志沒想到真會有這種情況發生,更沒想到,他反復強調,戰時違令必然斬頭,更可能累及家人,但依然有人不信邪
那就讓你知道,這是不是開玩笑
他必須讓所有將士都明白軍令絕對不是兒戲。
只要是該賞的,他不會少一粒米。
只要是該殺的,便是李彰李顯他也能下的去手
該講的,行刑前講的清清楚楚,沒有哪個軍頭和兵卒覺得李承志殺的不對。
只是驚訝于李承志,竟然這么剛
畢竟有些事即便占著道理,但真要做了,必然后患無窮。
比如被捆的跟頭豬似的那個官
行刑完畢,各軍散去,李承志才回過頭,冷冷的看了看趙淵。
臉色煞白如雪,眼中盡是驚恐,額頭上冷汗直冒
李承志有些狐疑,看著李睿說道“沒你說的那般剛烈啊”
李睿翻了翻眼皮沒說話,心中卻在腹誹簡直廢話
之前他以為沒人敢殺他,自然不怕。
但眼見這么多的人頭滾滾落地,知道郎君你要是想殺他,也就是一刀的事,傻子才不怕
不看李顯,就一天不怕地不怕的愣頭青,不也照樣被你治的服服帖帖
這趙校尉再蠢,總不能蠢過李顯吧
再說了,他真要不怕死,就不會在被我用刀架在脖子里的時候,嚇的尿褲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