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遵都被驚呆了大兄真的暗中受奚康生之命,來對付李承志了
嗯,不對
李承志犯了什么罪
就憑一絲臆測,奚康生就敢派兵來剿平了涇州之亂的功臣
簡直放屁,皇帝都不敢這么干
大兄這分明是在警醒和暗示李承志下次帶兵來的,可能就是奚康生
路已經給你讓開了,真要有上萬兵,幾千副甲之類的,就趕快轉移
大兄好大的膽子,竟準備暗中放走李承志
還有這李承志,分明就是猜到了這一點,但又害怕里面是不是有圈套,跑來套自己的話了
好家伙,這一個個不但膽大的都敢包天了,更是成了精了
李遵倒吸了一口涼氣,不知該如何讓李承志明白李韻的好意,但還不能留下把柄。
他急的在地上轉起了圏圏,轉了好幾圈,腦中靈光一閃“世侄,我予你說樁舊事”
李承志眼角狂跳來了
“世叔請講”
“八年前,今上二叔、咸陽王元禧起兵對抗權臣高肇,事敗后被誅因堂姐是咸陽妃之故,三伯李寶三子李輔一家多有牽連,各位堂兄盡皆被斬,其余家人皆被流放河西七弟九弟因未及冠,所以僥幸活下了一命,也在流放之例”
說了一半,李遵稍稍一頓,眼神悠冷的看著李承志,“但詭異的是,屢有矯詔傳至河西,要鎮軍誅盡被流放的李氏男丁
若不是乃之公據理力爭,且多處維護,三伯一家,怕是血脈已絕也是自那以后,乃之公與那元族鎮將起了嫌隙”
李承志巨震加狂震,呆呆的看著李遵。
他之前聽李松講古,一直覺得哪里不對那鎮將腦子被驢踢了,才會為了區區數百李氏私兵,勾結柔然暗害祖父、大伯,還有父親
真要是因此反殺了那鎮將,就該是李家占理才對,朝廷再不講理,也不該將祖父與大伯召回洛陽軟禁,而是該一查到底,還李氏清白才對。
原來根子在這里高肇要斬草除根,殺盡隴西李輔這一支,但同在隴西李氏這面大旗下的李其肯定要處處維護,這仇就這樣結下了
也根本不是他李承志長的像人民幣,好像人見人愛,花見花開。
搞了半天,原來是祖上留下的香火情
李承志微微吐了一口氣“小侄明白了”
李遵猶豫了一下“那世侄準備如何做”
意思是如果要銷毀把柄、處理首尾的話就趁早
“自然是恭迎姑臧伯,謹遵其令”李承志樂呵呵的笑道,“姑臧伯說攻,那我就攻,姑臧伯說退,那我就退”
意思是他什么都不會做
若是之前,李韻真能透個風,李承志說不定就會考慮一下,提前安派部分白甲兵遁入隴山。
但已到了這個節骨眼上,再變更計劃,就有些來不及了。
再者,李韻這水放的漏洞太大,破綻更不少胡保宗、楊舒、張敬之等人雖然不能百分百肯定李承志手下到底有多少鐵騎,多少甲卒,但至少知道他有多少人。
白甲營戰兵加輔兵,再加民夫,堪堪過萬的數據,所有人都知道。
冒然少了數千,萬一有人走漏了風聲,傳到奚康生和朝廷的耳朵里,有人要問人到哪去了
李承志又該編多少借口,才能瞞混過去
還是那句話他從不會將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更不會將自己的安危交到任何人的手中。
包括胡保宗,楊舒,甚至十之會成為至親長輩的張敬之
更何況是從未蒙面的李韻
自力更生吧
李遵又驚又疑,直戳戳的盯著李承志,好似在說你可是真有一千鐵騎,數千甲卒的,就不遮掩一下
李承志只做不知其意,微微一笑,又往下一揖“左右就離著五里,姑臧伯該是快到了,小侄去準備準備,也好恭迎世伯大駕”
李遵悵然一嘆。
果真是英雄出少年
李承志才十七歲,之前更是連面都沒與大兄見過,就能隔空與大兄這樣的人杰過招了,可見靈醒機敏到了何種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