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奚忙不迭的回著禮,口中高呼“女官有禮”
但等他起身,卻發現身邊的李始賢別說回禮,竟連頭未點一下。
達奚一驚“你瘋了”
李始賢臉的橫肉直抽抽我瘋個鳥
為何總有一種不詳的預感,且愈發強烈這女人遲早都會被承志收入房中
那我還回個鳥的禮
李始賢猛吐一口氣“進去了”
李承志要起身行禮,卻被李始賢給摁了回去。
“也無它事,便是出兵蕭關之時,奚鎮守曾令若是半路巧遇,一應軍事盡皆轉交于你,我與奚中郎也需聽令于你
另外,我與奚中郎商議,還是要盡快撤軍的好,宜早不宜遲”
李承志猛吐一口氣。
竟連奚康生都已知道自己來了河西,看來張敬之早已安排的妥妥當當,不用自己擔心。
至于領不領軍,退不退兵都只是其次。
李承志下意識的點點頭“就是委屈父親與奚中郎了”
李始賢冷聲打斷道“兵事為重,有何可委屈的”
說著他又轉過頭,朝達奚拱了拱手“奚中郎可還有交待”
達奚一愣我還能有什么交待的,無非就是勸李承志不要色急昏了頭
剛想了一半,他又猛的一愣。
李始賢這分明是在趕自己走
達奚都快氣冒煙了好你個李始賢,爺爺進帳后,說半個字了沒有
但仔細一想,還真什么可說的。
即便要勸,也是李始賢勸過之后再看
達奚冷哼一聲,甩袖而去。
李承志有些訝異看來父親與他相處的挺融洽
正猜測著,又聽李始賢說道“數日前,奚鎮守已遷為父為蕭關都尉”
李承志狂喜。
怎可能無緣無故的,奚康生怎么突然給父親升了這么大的官
這可是蕭關,關中四大關之一,都尉雖是從七品,但少則率兵一營,多則三軍,兵權比正七品的郡尉還重
自己之前眼睛都盼藍了,想著當這個蕭關都尉而未能如愿,沒想竟落到了父親頭
但為何父親臉,竟無半點喜色
正要問,李始賢又道“也是幾日前,朝廷詆報就送至了涇州,令你即日回京候賞不要多想,這是好事,也是朝廷慣例州郡但出人才,便會被召入京中。考察屬實后,大多會委以重任”
李承志心里暗暗叫苦。
這算哪門子好事
自己還計劃著給李松偷人呢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朝廷一紙召令,卻將自己所的籌劃全部打亂了
但還能怎么辦,難道還敢抗令不成
只能徐徐圖之,重新謀劃了
他也算是知道,父親這個蕭關都尉是怎么來的了自己一走,涇州白甲兵算是群龍無首了。不管出于穩定軍心士氣、還是安穩過渡的目的,李始賢都是最合適的那一個。
李承志盡量裝出一副高興的模樣“恭喜父親”
“喜個屁,驚還差不多”
李始賢瞪眼罵道,“我且問你,那高文君,你待如何”
就知道躲不過去
李承志心中暗嘆,小心翼翼的問道“那高肇,可是與我家有仇”
“想什么好事呢人家皇親國戚,當朝第一重臣,連皇帝的叔父、兄弟都是說殺就殺,說砍就砍,知道祖居李氏是哪根蔥
也莫說隴西李氏,你去問問隴西、關中等地所有受過高肇迫害的豪族,哪個會說與高肇有死仇都是傻子么,誰不知道高肇只是皇帝手里的一把刀”
李始賢大馬金刀的往下一坐,又冷笑道,“你也莫要那般幼稚,認為你救了高文君之故,李韻、楊舒、張敬之就會對你疏遠。
對世族而言,根本沒有什么放不下的世仇,傳承才是硬道理要真那般耿直率真,任性而為,他能傳得過三世,爺爺跟他姓
反過來再講,你要真有本事娶了高肇的侄女,再說動高肇睜只眼閉只眼,對關中各族高抬貴手,稍稍循循私,李韻、楊舒、張敬之等人對你感激都來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