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先是騎著馬來的,城內走不快,等到邙山下,已是渾身濕透,汗如雨出。
進了大門,看到宅院中熱火朝天的景像,李承先驚的連汗都忘了擦。
六口大池修的方方正正,連底帶壁貼著灰亮的陶磚。三口深池頂不但立有龍門架,還用數層麻布搭著厚厚的遮陽棚。
池內整整齊齊的立著數十口鐵箱,可拆可合。北側是數條滑道,再往后是屋舍改建的冰庫。冰制好后,便可順著滑道滑進庫房。冰庫四面都有門,寬有兩丈余,可并排進出兩輛馬車。
院落中還有近百工匠與力夫在建水塔、挖井。大小足有七八口,井口與水塔都建的極高,各裝有腳踏的轆轤,以及懸空的水槽。
一旦開始制冰,就會有力夫踏著轆轤將水汲進水槽,流入水塔。放水停水、水大水小都用水塔底部的閘口控制。
其中專門有兩座水塔盛放的是用來制凈冰的凈水,塔底先用鐵網兜底,后鋪大塊的爐渣,再在面鋪炭塊。炭塊鋪黃豆大小的炭粒。炭粒面,又鋪了一層約小米大的粗砂。
井水入水塔后,會依次滲過粗砂、活性炭、爐渣等,等流到制凈冰的鐵箱中,絕對已是純的不能再純的純凈水。
李承志估計水中的礦物質含量也應該挺豐富,畢竟邙山的墳不是一般的多
汲止儲水的也罷,制冰運冰的也罷,這些東西看似簡單,卻讓高湛佩服的五體投地。聲稱若換成他,估計得將半個將作監的大匠請過來才能干的成
李承先也沒好到哪里去,驚的話都說不利索了“三三四日前,你才稱剛租好了宅院,甚是荒涼”
“有高湛在,便是數日修起座樓來也不奇怪”
李承志嘴里敷衍著,心里卻禁不住的肉疼這和高湛有個毛線的關線,當然是錢的好處。
就這短短的幾日,已花出去了三十斤黃金。便是往少里算,也絕對能抵的后世的五六百萬。
當然,如果李承志愿意,他可以半文錢都不用花。高湛甚至光明正大的告訴他這些花廢,完全可以走公賬,就算皇帝知道了也不會說什么。
因為這制冰的主意是李承志出的,就算當做酬勞,也該遠不止這么多才對。
李承志只是冷笑。
到時若是看到賺的太多,皇帝萬一眼紅,稱這冰廠既是用公款造的,自然也是公家的,我怎么辦
哭都沒地方哭
不但如此,包括制冰的力夫、工匠,售賣的幫閑、收錢的帳房等等,他半個官家的人都沒用。高府有就從高府借,高府沒有,他就從集市雇擺明了一副堅決不與公家沾繞半文錢的架勢。
其實就是擺給皇帝看的。
元恪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看你順眼的時候怎么都好,看你不順眼時,芝麻大點錯處都能給你定成大罪。
前司空、華州刺史楊播,也就是楊舒的大兄,被一捋到底的罪名是侵占了庶民的兩畝水田
還有奚康生具體是什么時候發生的李承志給忘了。反正就是在他任涇州刺史期間,曾遭御史彈劾,參他“輒用官炭公炭私用,用的不多,也就百來斤。”。
照樣,一捋到底,包括爵位
若是再與高肇做一下對比,感覺這三個人仿佛活在兩個世間
所以,還是未雨綢繆的好
以為真是高湛的手筆,李承志嘖嘖有聲,又暗暗驚訝著堂弟真是好運氣,這入京才幾日,就與高湛打的這般火熱
帶著李承先看了一圈,李承志又將他帶進了南園。這里原是賈府后宅,屋舍最多。所以他計劃將自己和李亮等人的住處安置在了這里,順便干一些不好見光的事情。
比如配火藥、造手雷、煉玻璃
一伙瓦匠正在加高院墻,到時面還會鋪一層鐵蒺藜。院角的兩座角樓已經建好,足有兩丈多高,到時李睿等人就會在面探望守衛。
李亮沒來,這座院子暫時用不。離冰池又遠,施工時不怎么受干擾,李承志便準備讓李承先在這里操訓樂師。
“這里可以練鼓這里可以練琴這里可以練嗩吶這里可以練簫”
李承志一間一間的分配著屋舍,李承先卻是一臉驚疑“真要在初七演奏宮樂”
都到這會了,還能有假的
李承志也很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