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他弄出了什么“策劃書”,還要搞什么“開售慶典”,其實在高肇等人看來,無非就是換了個噱頭。把和尚道士聚攏人氣、搶收信眾的那一套拿來賣冰了。
不看每逢初七的廚會日,郭城內外的那些寺廟道觀門前多熱鬧
吞刀的、踩火的、鉆圈的、爬桿的、走細索的,以及耍魔術、變戲法的,哪一樣不精彩
而且老百姓月月都能看三回,月積年累下來,早就沒什么新鮮感了。便是跟風,也絕對沒什么效果。
時間又短,還要營造出爆炸性的效果、能使人念念不忘,李承志只能絞緊腦汁的想辦法。
想來想去,也就剩大型的歌與舞了。因為禮制,品級不到一定級別的官員家里都不能演,所以這絕對是稀罕東西。
也就時間不夠,不然李承志都想排一出元魏版的麗人行,而且絕對比后世西安大雁塔底下的那一出勁爆的多。
無它,因為可以穿的更少,遮住關鍵部位,再披層輕紗就行。
不信
看看敦煌飛天石窟,五涼和北魏時期的壁畫露點的比比皆是,全裸的宮宴圖都有。到隋時,舞伎身的衣服才多了起來
時間太短。排舞來不及,只能排幾首大型樂曲,而且復雜了都不行。
不過也難不到李承志就像作詩一樣,抄不就行了
“大兄放心”李承志胸有成竹的說道,“演奏所需的樂器也不會太多,大都以鼓、嗩吶、奚琴、琵琶等為主,只要能請到熟練的樂師,至多日就能練熟”
這是樂器多不多,樂師熟不熟練的問題么
李承先手一攤“譜從哪里來”
譜
本準備讓李承先操刀的,但高文君既然要來,自然就交給她了。不然還得費盡心思的編借口,給李承先和李始良解釋他怎么會的樂理。
“等高湛到了,譜自然就有了”李承志隨口糊弄道,“就先勞大兄去樂市挑選樂伎,各樣都請一些盡量挑熟手,錢不是問題”
李承志說的隨意,但李承先表示很懷疑。
公孫崇就是干這個的,搜羅了大半輩子,大都被他編進了禮樂,禁止民間演奏。便是漏了幾首在民間流傳,又能好演到哪里去
別樂伎請來了一大堆,最后卻沒操練出來,豈不是又費時間又費錢
正準備提醒一下李承志,李睿小跑著進了院門,眼神古怪的瞄了瞄李承志“郎君,高羽林來了還有高女史”
高女史就高女史,你擠眉弄眼做什么
“閑吃蘿卜淡操心”
嘴里罵著,李承志一巴掌就糊了去。
李睿委屈的想哭“還還有魏娘子”
魏瑜
又跑來湊熱鬧了
李承志微一沉吟“正好,大兄也去見一見”
李承先以為,李承志讓他見的是高湛
高湛總覺的魏瑜不一樣了。
仔細一看,原來是頭的羊角髫不見了,換成了直髻,還插了簪子。
怪不得今日的魏瑜如此的安靜
若是以往,看到園中如此多稀奇的東西,魏瑜早跳脫起來,東看看西問問了。
原來是滿了十四,到了及笄之年
“小瑜兒竟到了問親的年齡”高湛調笑道,“可是相中了哪家的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