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是三顆碧玉寶珠,李承志已然有了幾分猜測。再一聽“一碰就碎”,心中更是確定了十成十。
好個元,賠不死你
不多時,幾個力士或抬或抱,搬著幾口箱子入了殿。
均不大,也就尺許方圓,但其中四口,竟是各由四個力士抬上殿的。
等打開箱蓋,一抹金黃映入眼簾,眾臣不由一滯。
財帛動人心
莫說郭氏所稱的“千萬金”之巨,便是這些真金,也足夠元鋌而走險了。
又往旁邊看去,但見三口小箱內各置有一顆綠珠,約有拳頭大小。也確如元所說,玉面稀碎,黯淡無光,比之常見的翠玉還不如。
至于另一口箱中的幾塊石頭,只是泛著幾絲瑩綠,更不見出彩之處。
看了一陣,眾臣狐疑的盯著郭玉枝,好似在問就這幾樣事物,怎就值到千萬金之巨了
郭玉枝眼神微凝,看著李承志“承志,且將玉珠呈于陛下,再以衣物蔽之”
這些盡是李承志赴河西時搗鼓出來的,他不比誰清楚
裝樣子罷了。
李承志微一頓首,抓起其中一顆,輕輕放于皇帝案前。又恭身朝兩側的于忠、劉芳、崔光、劉騰等人道“煩請諸位公卿助之以袖遮光,便可一睹寶珠之真容”
“竟要遮光才能一睹真容,莫不是垂棘或懸黎夜明珠”
崔光邊上前邊狐疑道,“莫說這般大的三顆,便是將你李二剁碎了按兩賣,也賣不來雞子大的一枚”
嘴里譏諷著,依李承志所言,幾個舉起寬大的袍袖,將珠子遮了起來。
“留點空,別擋著朕”
皇帝扒拉了劉騰一把,將頭伸了進去。
剎那間,竟似無中生有,玉珠上“莜”的冒出一道光,照在的元恪臉上。映的他雙目如燈,滿臉慘綠,就似鬼一樣。
劉騰不由失聲“真是懸黎”
他身為太府卿,掌皇帝寶庫,還真就認得這東西。
但即便內庫之中,也只有顆而已
于忠的心直往下沉。
戰國時,晉曾以垂棘之璧為餌,假首與虞以代編
秦時,始皇在陵中以懸黎代膏燭
后漢時,光武皇帝之妻帝郭況,懸明珠與四垂,晝視之如星,夜望之如月,以炫耀其富有
樣樣都與皇家脫不開關系
再看富甲天下的潁川王元雍與河間王元深斗富時,都無這般寶物,可見其珍貴罕見
一顆便價值連城,若是一車呢
皇帝早已派人問了個清清楚楚因無故扣了真金與三顆寶珠,郭氏不應,遂而索要。元繼而惱羞成怒,命禁衛掀翻了其中一輛車駕。
按郭氏所言,車上那一碰就碎的怪石,竟皆是雕磨這種玉珠的原石
元慘了
但區區祖居李氏,哪來的這等寶物
于忠能想到,其他人自然也能想到。
崔光暗惱不已,恨不得將嘴縫起來早知真是這東西,他哪會調侃李承志
皇帝滿面狐疑,盯著郭玉枝與李承志“不想祖居李氏底蘊竟是如此之厚,竟有這等寶物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