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罵著,皇帝卻很是開心。
浩然正氣也罷、大正剛直也罷,民重君輕也罷,皆是仁政之道。證明李承志有所好之物,更說明他有輔君治國的大志向,可以放心大膽的用。
若真是個無欲無求,卻又有治世之能的八斗之才,皇帝就要好好思量思量了
“于卿所言甚是有理”
皇帝心情大好,贊了于忠一句,又問道“那李承志呢,可曾在城外練兵”
李承志哪有時間練兵
劉騰瞄了于忠一眼,看其無動于衷,便垂下眼簾,恭聲秉道“天方亮時,宮門剛開,皇后殿下便傳詔,令李承志攜郭氏、張氏入宮,稱要見識價值連城的懸黎之璧
之后殿下又傳諭尚食,晚時會在涼風殿設宴,并令黃門,稍晚些會傳高司空入宮”
皇后要在宮中設宴,宴請李承志之母
還是請高肇
這一見過,不日就該李氏攜禮,上門拜訪高肇了。再之后,自然就是納采
高英向來粗疏,這次竟對高三娘之事這般上心了
再一想到還要宴請高肇,皇帝心中募的一動這怕不是舅父的意思吧
不是之前還對李承志不甚中意,嫌他家世低,一直猶豫不決,搖擺不定,連見都不愿見李承志一面,怎突的這般主動了
便如昨日在殿前安撫郭氏,在殿中為李承志據理力爭,好不盡心盡力
但委實太過突兀。
還有元雍,許是看出高肇生了急念,故而昨日在殿中才會說出那般不要臉的話。
還真是會見縫手針
但怎就不將這份才思用到正道上
元恪隱然冷笑“傳朕口諭,予朕申飭郭氏、張氏皆為待罪之身,不自囚于府中思過,竟招搖入宮。視皇權法度為何物
再有兩日,就要在御前斗陣,李承志不思對策,不練兵卒,竟有興赴宴真將朕的禁衛皆當成酒囊飯袋了”
劉騰哪還不知這些話,就是說給高英聽的。連忙應道“臣即刻就去”
皇帝點點頭,又問著于忠“元呢”
“正與江陽王在左衛大營挑選兵卒。”
“倒是挺上心”
皇帝悠悠一嘆“于忠,不是朕不給你漲威風,以朕估計,十之七八,元會敗”
于忠猛的一抬頭“怎會”
便是李氏部曲能征擅戰,也皆是尋常之輩。只要李承志與郭氏不參戰,禁衛萬萬沒有輸的道理
皇帝笑吟吟道“再等兩日,看就是了”
元恪雖不知李氏家臣戰力是不是如傳言中那般強盛,但皇帝了解李承志。
若無必勝之心,李承志哪還有心思入宮、赴宴,且一耗一整天
便是皇后有詔又如何
這個逆臣對朕這個皇帝都無多少恭順之意,他要是不愿來,你當李承志想不到扯著朕給他當大旗,繼而拒了皇后
看來真是等不及了,恨不得今日就能與高三娘完婚
元恪眼神微動,朗聲道“傳諭,召姑臧伯李韶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