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皇帝竟直接要的是酒
那如何釀,在哪里釀,自然就是李承志說了算。
更關鍵的是一千石酒就是一萬多到兩萬石糧,李承志可以名正言順的從中原、河東、關中等地收購糧食,運至關中,更或是河西
哪還需用胡商、雜胡部落的名義購糧
也不需張敬之、李始賢等挖空心思的想,如何才能將數萬石糧運到河西,而不會被奚康生與河西諸地官府發覺
陛下真是太貼心了
一時間,李承志都不知是該感激,還是該歉疚的好。
這糧運到河西,可是拿來養兵的。這兵養起來,可是用來造反的
沉默少許,他深深的往下一揖“臣謝過陛下”
元恪深深的吐了一口氣不容易啊,竟能見到這逆臣對朕心悅誠服的一天
“莫要只是嘴說說。”
皇帝揮著手,“勇于任事,恪盡職守,才不負朕之期許”
李承志連聲稱是,又往下一拜,才恭身后退。
見他倒著退出殿外,雙腳邁過門檻后才轉身離去。劉騰眼珠子都直了。
以往奏對,李承志何時不是告退后轉身就走皇帝每次看到的都是他的后腦勺和屁股。
這般恭順還真是第一遭
劉騰心里一動,又想到皇帝窮極無聊之時,與他和于忠提及李承志時的幾句話看他毆傷元悅、怒質胡允華這兩樁,及與朕奏對時的言行舉止,便知李承志看似咨意無禮,囂張無忌,其實行事極有分寸。至少不會讓你輕易的抓住他的錯處或把柄
之后說起安定胡氏,皇帝又提及了奚康生對李承志的評價看似狡詐,實存溫良,且重情重義。若掌馭得法,必為強助這說的是李承志未與胡保宗翻臉之前的過往。
此時看來,陛下應就是依奚康生的這一句,找到了駕馭李承志之良術
沒想見效這般快
劉騰好不佩服陛下果然是陛下
李承志臉的喜色都快要溢出來了,一路都哼著小曲。
糧食的問題一解決,等于免了心頭大患。只要再堅持個三四年,河西的墾田的就能自給自足。到那時,李承志才算勉強有了些窺睨天下的資格。
但誰能想到,這份大禮,竟是元恪親自送到自己手的
暗中唏噓不已,李承志神色輕快的出了廣莫門。
剛出城門,偶有一絲涼風吹過,鼻間就能聞到飴糖的香味和豆漿燒糊的味道。最多再往前走半里,就聽到“嘩嘩”的流水聲與“咯咯吱吱”的響動,還時而伴有數十人齊喝的號子聲。
越往前走聲音越大,前者有如瀑布懸川,飛流而下。后者則似百鼠齊嚙,酸的讓人想咬牙。
前者是制冰時的汲水、泄水聲,后者是在用石磨磨豆粉、豆漿。
恰好路過玄印寺,看到山門前的知客僧臉扭的跟苦瓜似的,李承志分外覺的好笑。
應是太吵,白日里驚的和尚不能清修,夜里還要擾到和尚的清夢,和尚竟然惱了
若是門好好分說,李承志自知理虧,定是會令工匠力夫收斂一二。或是停了夜里施工也無所謂。
但和尚竟然半夜裝鬼嚇人,差點讓巡夜的李睿打個半死。
最后告到河南尹,李憲責令李承志賠了和尚的湯藥費,又罰李睿帶枷示眾一月。
好在李承志有錢,折罰一百金了事。
自此,兩家算是結了仇
看到李承志,守門的家臣遠遠的就迎了來,幫他牽了韁。
李承志下馬進門,往里走時看到耳門停著一輛雙駕馬車,看外飾很是華麗。
高湛平時來時都是騎馬的。而元悅的車駕比這一輛又奢華了不知多少倍。
定非是這二人,李承志不由奇道“何人登門”
“是姑臧伯偕夫人來訪鄭夫人正與主母在中堂說話,姑臧伯則去了中園,說是要看看郎君點石成金的制冰之法”
原來是李韶
他前日與母親去李韶府拜訪過,李承志還特意送了一顆雞蛋大的七彩琉璃珠。
對常人而言,這東西即便比不過夜明珠,也堪稱價值連城。但李韶半點推辭都沒打就收了,也讓李承志暗松一口氣。
不為其他,只因李韶也知道,李承志在河西藏了兵。但想來只以為是李承志當初騎虎難下的無奈之舉,沒敢想過李承志有不臣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