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一觸即發,虎賁衛長史飛一般的奔了出來,冷聲喝道,“長孫、元暐入內謁見中郎,李承志自去尋錄事參軍,要你的籍冊再敢放肆,拉下去杖死”
李承志朝元暐挑畔般的揚了揚下巴,也不說話,又朝著長史一拱,扭頭就走。
元暐臉的怒氣就似不翼而已,盯著李承志的背影,眼中閃著絲絲寒光。
這賊子就不怕爺爺借機斬了他
邊往中堂,長孫恭邊低聲道“你莫不是忘了汝陽王的那兩顆牙”
“我自知這賊子狗膽包天,行事無忌,定是敢出手的。但他怎就敢這般自負,斷定能從我等的刀下逃得性命”
能任虎賁的自是千里挑一的悍勇之輩,能被二人挑做親衛的更是翹楚中的翹楚。李承志再是武勇,能勝得過五六位,也該是頂天了吧
“某也不知”長孫恭搖搖頭,“先見過中郎再說”
說著話便入了堂,兩人先齊齊一拜,問候著元淵。
堂外動靜那么大,元淵自是聽的一清二楚。甚至這二人是什么心思,他都能猜出一些來
他長聲一嘆“這些不得臺面的手段,日后再莫要用了,于事無補,還徒惹人恥笑”
這些
除了眼下這一樁,何時還有過
長孫恭一頭霧水“還請中郎示下”
元淵冷哼道“那旅冊的手腳,難道不是爾等做的”
旅冊,手腳
二人一臉懵逼。
錄事參軍將一本冊子遞給李承志,小心意翼翼的叮囑道
“這就是募員衛甲營甲旅之兵將籍冊,李虎賁務必小心,千萬莫在遺失或是污了,不然下官吃不了的兜著走”
“且放心”
李承志隨口回道,“本是原冊有誤,想印證一二,才去求了中郎。不想昨日偶遇劉寺卿,便將宮中那一本也尋了來備冊皆在,故而用不了多久,最多午時就能還你”
錄事參軍頻頻點頭。
剛得長史交待,說是至多只許李承志借用半日。既能午時還來,倒省了自己一翻口舌。
說是冊,其實是薄寬約一尺,長有兩尺,足有三十余頁。
因體積有些大,不好當著錄事參軍的面做手腳,故而李承志才托詞要帶回去看,不然就地就能給他換了。
隨意翻了幾頁,確認是備冊無誤,準備收進袖子順便告辭,突聽房外一聲厲喝“李承志呢,可曾取走了籍冊”
籍冊
他找籍冊做什么
定是元淵說了什么
李承志心里一突聽聲音,分明就是元暐。
本以為萬無一失,誰想半路殺出了攔路虎
幸虧快了半步
正要將籍冊塞進懷里,那參軍竟撇下他急匆匆的迎了出去
李承志暗中狂喜真是天助我也,磕睡剛來就有人遞枕頭
虎賁參軍只是負責句稽抄目,管理各應籍冊的文官,品秩只有八品,乍一聽是元暐,且語氣似是有些不善,自是不敢怠慢。
卻不想,成了李承志的天賜良機
李承志回頭急瞅一眼,看四下再無旁人,手的動作極快。也就兩三息,就將懷里的冊子掏出來擺到了案,又將案那一本塞進了懷里。
而后三步并作兩步,緊跟著參軍迎出了門。
見到李承志,元暐張嘴就罵“好賊子,竟敢的中郎面前誣告我等我與司馬何時污過你那旅冊,又何曾要隱害予你”
笑話
分明是元淵自己腦補的,與爺爺何干
李承志施施然的攏著袖子,不卑不亢的回道“下官無憑無拒,哪來的膽子誣賴官敢問郎將,元中郎果真是如此說的”
元暐猛的一滯。
元淵就是這個意思
但又怎會說這么直接
“好一張利嘴”
元暐一指李承志,獰聲笑道,“籍冊呢某倒要看看,何人狗膽包天,竟敢陷害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