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換個說法,稱如此小事勞動圣駕,必然讓朝臣對李承志暗生嫉恨,皇帝竟就聽進去了
這難道不是一回事么
果不其然,皇帝冷哼一聲,又指著劉騰說道“那就多派黃門登城,代朕觀之。將演戰之經過、結果記錄詳細,予朕呈了來嗯,傳諭元淵,令他監陣,盡量莫造死傷”
劉騰應了一聲,當即便派黃門,傳諭的傳諭,登城的登城
接到諭令,元淵都有些懵。
皇帝這是對李承志有多心
小小的百人演戰而已,竟就讓陛下如此的勞師動眾
看了看步外的李承志,又看了看校場內的兩座小陣,元淵暗嘆了一口氣,問著元演“依你看,誰勝誰負”
“依屬下看,怎么也該是李氏家臣必敗無疑”
回了一句,元演就如牙疼一般抽了一口涼氣,佯怒喝問著邊的李承志,“你予本官說實話,是否就如與元義比陣之時一般,藏了什么詭計”
“下官冤枉”
李承志指天叫起了屈,“真就只是普通的步陣而已,除了身的甲、手里的槊、胸前的盾、腰側的刀,下官之仆臣再無多帶一樣物事,連弓與箭都未配備,能使出什么詭計來”
莫說元演了,就連元淵也是一百個想不通“那你告訴本官,今日若是你李氏仆臣敗了,你當如何”
“人無信不立,下官自是信守承諾每日好酒好肉,好生伺候”
見元淵與元演皆是面露譏諷,一個字都不信的模樣,李承志話峰一轉,“中郎與衛將面前,下官自是不敢虛言今日這一戰十之,元讞會敗”
二人眼珠子一突。
委實是李承志太過自信,讓元淵與元演覺得極其不可思議。
不怪二人如此模樣,且看看眼前的戰陣元讞等人自是人馬俱甲,且是一騎三馬,而李大一方,竟皆是步卒
若是李大用些詭計,如對陣元義時的毒火之類,李承志再豪言勝之,元淵與元演自是不會懷疑。
但李承志口口聲聲稱不會用計,且堅信騎馬的元讞必敗無疑,怎能不讓元淵元演驚疑
于平地之間以步勝騎
簡直嘩天下之奇聞,古今未有之
見二人滿臉不信,李承志又解釋道“下官也是借機想讓麾下明白以步對騎,并非不可戰勝
謂之強軍,首重卒,二重士,再重將,器甲次之這也是下官繼軍容、武技、陣型之后,重點予諸子弟操訓的典目
元淵猛的皺緊了眉頭。
此言乍一聽之,好似并無不妥,李承志予麾下以戰演示戰術自然而然。
但后面對“強軍”的解釋,就讓他一萬個想不通了。
遍觀兵書及先賢、名將所言,有倡首重軍心,士氣的。有重國力、后勤的,也有重器甲裝備,以及重領軍之將的。但第一次聽說,首重兵卒的
便如虎騎,可謂強之又強,天下無出其右,但到了元義手里,不照樣不是李承志的對手。
幸虧陛下見機的快,不然也如元義所率的羽林一般,必潰無疑
其實是李承志怕說的太多,鬧出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之類的笑話,比如萬一給自己教個強敵出來怎么辦
所以故意混淆了概念,顛倒了順序。
他說的這些話,其實連他自己都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