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處不勝寒
校場里微風習習,高至六七丈的城墻卻勁風橫掃,吹的號旗獵獵做響。
元恪緊了緊大氅,看著侍于李承志身側的那兩個瘦弱的身影,仔細回憶道
“呈奏軍紀、操典之時,李承志曾提及,他家中有二仆臣,騎術絕世,射術無雙。稱可帶入虎賁,教授諸弟子騎射,并還向朕求官來著,說賞兩個從八品就行
朕只當是他自吹自擂。還曾笑他若麾下真有這等奇才,你這騎、射為何只是平平故而未應今日才知,竟非夸大之詞”
于忠中規中距的應道“李承志雖狷狂咨意,但向來不會大言無當,被其稱贊,定有過人之處”
何止過人
李睿還好,禁中擅射者頗眾,故而皇帝并無多少驚奇。
但當看到殘了一只手的李聰飛身撲敵,將其手刃于馬之時,元恪差點喝一聲彩。
世人稱之的“勇士”,也就這般了吧
“就如今日這軍陣,也被李承志夸的神乎其神。朕自是不信早間初聞,他要于平野間以步陣攻襲騎陣,且能勝之之時,朕一度以為,李承志是不是被麾下一眾子弟給氣傻了”
元恪悵然道“卻不想,最后竟是步陣勝了若非朕心生好奇,前來觀之,還以為真被他創出了什么絕世奇陣”
于忠附和道“確如陛下所言乍一看,步卒于平野間追襲騎兵,是何等的驚世駭俗但若細究,便覺平平無奇此陣靠的無非是軍紀嚴明,下一心”
軍紀嚴明,下一心
“道理何其簡單,但非知之艱,行之惟艱”
元恪若有所思,臉色突的就陰沉了下來,“論武藝、論見識,我元氏子弟難道還抵不過李氏家臣,卻為何做不到下一心”
這話問的有點誅心,于忠一時語塞,卻不知道怎么應對。
皇帝也沒了聲,目光掃過元淵、元演,又掃過元讞、元士維等人,忽的長出了一口氣。
“罷了”
元恪往城下走去,又擺著手“自有黃門、給事陪朕,于卿勿須隨駕,予城盯著,莫要橫生波折”
“臣遵旨”
于忠連忙往下一拜,“恭送陛下”
見皇帝走下城墻,下至甕城,今日當值的衛尉少卿元祐才走了過來。
“衛卿,陛下為何突然就沒了興致”
還能為何
恨鐵不成鋼
怎么想,元氏子弟都應該比李氏仆臣要強許多吧,但新結果呢
但凡有李氏家臣的一半心齊,今日也不會敗的如此狼狽。
如元讞,空有兇惡之名,實則軟弱無能;
如元士維,看似頗有心計,實則愚迷不悟,竟心甘情愿的予人利用
且意氣用事,負氣斗狠、目中無人,自以為是
其下十余位,卻連這兩個都不如,只知勾心斗角,互相算計,如何不讓皇帝失望
可惜于忠姓于,卻非姓元。有些話終是不適合講。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自己思量”
元祐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往城下瞅了瞅,又狐疑道“陛下為何又說,會橫生枝節”
于忠定定的盯著元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