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誰最了解皇帝,高肇排了第一,元嘉必定排第二,之后才是劉騰、元暉之類。
已然在殿中將元雍如侮辱般的訓斥了一頓,皇帝就絕不會再多此一舉,再派李承志來說些軟話這分明就是李承志自做主張。
高肇眉頭突的一皺如此危如累卵之際,但有半點行差踏錯,都有可能萬劫不復。更何況假傳圣旨
你是生怕皇帝對你太信任了
他剛要提醒一句,突覺手腕一緊,卻是元嘉抓住了他。
元嘉微微搖頭,又吟吟笑道“首文,你我都老了”
就只說了這一句,但高肇如福至心靈,竟就聽懂了李承志定是揣摩出了幾分皇帝的心思,所以才會這般大膽
他又想到了諸人在殿中請罪時,李承志予皇帝那滿含深意的一眼。
高肇心里一跳李承志猜到了什么不,皇帝想做什么
元雍一頓狠贊,李承志竟都有些招架不住,只能連呼過獎、不敢。
他早不要臉慣了,元嘉、高肇等人已習以為常。實是不耐他這副嘴臉,高肇冷聲打斷“讓他講完正事,你再夸也不遲”
正事
就如塞了一團布,元雍忽的住了嘴。
瞅了瞅元嘉和高肇的臉色,李承志暗暗一嘆就知瞞不過這兩個老狐貍。
他抬手做了個揖,肅聲道“下官就直言不諱了敢問太尉、司空,依二公之見,何人嫌疑最大”
何人嫌疑最大
元嘉稍一沉吟,舉起手掌左右一翻,悵然嘆道“若說嫌疑最大,應不過兩手之數除我等三人之外,無非便是于忠、劉騰、元暉、長孫稚、宇文福、元淵等人”
李承志稍一轉念,便明白了元嘉之意就只有這六個再加元懌、元嘉、高肇九個人能提前知道胡允華要聽經,可能會請誰。連元雍都得排除掉
當然,清泉宮內的宮人也有可能,但他是怎么把消息送出去的
還是要通過這八個人,或是其屬下
劉騰也不是沒有照著這個線索往下深挖,但毛線都沒查出來。倒更像賊人能未卜先知,早早就給三個刺客安排好了身份。
比如楊彪,一年多以前就拜到了羅詰門下,那時的胡充華還是個小透明,整日巴結著高英,哪有請人講經的資格
再比如趙綏娘,那時還只是潁陽王府中的乳娘,每天給元雍擠奶吃,莫說到無極觀、崇玄寺當女冠,都還沒被元雍送給元悅呢
未卜先知自然是扯淡話,李承志懷疑要么就是幕后黑手布好了網,撞大運一般的等著機會。比如京中所有大寺、大觀中都安排好刺客,只要等到入宮的機會、再恰好碰到皇帝,就猝然發動。
但這得安排多少如趙綏娘、楊彪這樣的死士,怕是上萬都不止。有這個能力還刺什么駕,直接造反都綽綽有余。
要么就是有意引導,比如直接向胡充華建議了羅詰。劉騰也查了,將清泉宮的宮人來回審了七八遍,包括胡尼姑都已被打的奄奄一息,依然無任何頭緒。
嗯
李承志腦中閃過一道靈光不會是胡允華吧
這個念頭冒出,李承志自己都嚇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