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道理說予高英也是無用,可高肇一清二楚。
但偏偏,此時這老狐貍卻是眼觀鼻、鼻觀心,如入定了一般
見他默然不語,還以為李承志承認了,高英哭的更大聲“你又可知,你一旦離京,只余叔父獨木難支,孤與皇帝幼帝孤兒寡母,豈不是任人欺辱而宮禁旁落,難免不會使宵小之輩以為有機可趁,從而再次大禍臨頭
莫莫要去了,便是不為不為孤,為了三娘,你也該三思又何苦何苦以死明志”
以死明志
李承志很想笑,卻又笑不出來。
怕是高肇也是這么想的吧,不然何至于跟嘴縫住了一樣,不予皇后解釋半句
是什么原因,引起了這么大的誤會
是皇帝駕崩之時的那口血,還是暈厥一夜,竟已白頭
他很想解釋,但除了“你想多了”這一句,李承志竟再找不出與之奏對的話語
一時間,殿中沉寂無比,除了高英的抽泣聲,就只殿外呼呼的風聲。
“叔父,孤孤想與他單獨單獨說幾句”
高肇黯然一嘆,也不提太后與外臣獨處一室有何不妥,是否會惹出閑言碎語,竟就起身做了個揖,悄然離去
“你又可知,孤有多害怕每當入夜,孤就會想起陛下賓天之夜的景像殺人就如殺雞遍地的頭顱、斷肢、死尸鮮血流滿大殿,竟能漂起靴履
每值此時,孤只有不斷的回憶當夜你立于孤與陛下身前,巍峨如山的背影,再想起你就在殿外值守,孤方能驚懼稍霽,再借著酒意才能輕輕睡去
而但有響動,孤又會從噩夢中驚醒,直至枯坐于天明而那時,孤有多想將你喚進殿來而孤更想不通,便只有過一夜,你為何要耿耿于懷
古往今來,居攝之太后私通重臣、畜養男寵者何其多先秦宣太后有義渠王,有魏丑夫,更與其生了二子,舉朝皆知始皇之母趙姬有嫪毐,也為其育有兩子
便是前漢之呂稚,身為開國之后,亦有審食其而如文明太后馮太后,朝中重臣受龐于寢宮之中者何其多,自高宗拓跋浚,元恪曾祖駕崩,其臨朝三十載,因受孕小產不知凡幾”
“夠了”李承志冷聲斷喝,“還請太后自重更勿讓先帝尸骨未寒,還要遭此羞辱”
“孤知道你與先帝情深意重,怕是死都難從,孤也早就絕了念想孤只想留你于京,守好這宮禁,護我孤兒寡母之周全,為何就這般難你走了,孤還能靠誰”
“太后言重了”
李承志透著半天的殿門,盯著漫天飛舞的風雪,悠聲嘆道“你是臨朝稱制的太后,這朝中盡是你的臣子,這天下無一不是你的子民,怎會無可倚靠
有司空高肇、任城王元澄、中山王元英、太尉元嘉、司徒元懌,誰人能害得了你,害得了陛下幼帝”
而臣走后,高湛便會遷任武士將軍禁軍將軍、高貞皇后親弟亦會起授宿衛軍將,二人只負昭陽宮之寢衛,日夜都會護恃太后,你何懼之有”
“你你終是不肯留下來”
高英哇的一聲又哭了出來,“你要孤要孤如何做”
“不需太后如何,太后只需謹遵先帝遺詔,為他守好這天下”
李承志陣陣心煩,長身而起。都已走到了門檻前,他又停了下來“先帝予我恩重,故爾我但有一口氣在,就會護你平安,也更不會讓人欺辱了你”
高英猛的一怔,等反應過來之時,哪還有李承志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