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你有伏兵,但就兩條退,能追得上騎兵才行。
不說能不能一舉奪下縣城,但保準能讓元麗傷筋動骨。
絕非李承志輕敵,而是實力如此以數倍于敵之兵力,肉都送到了嘴邊哪有不吃拉延理
哪怕是誘餌,也能將鉤給他掰直,線給他扯斷。
也非李韶畏敵怯戰,而是謹慎慣了。再者他非主帥,又突聞李承志予沃野奇跡一般的戰績,信心倍增,故而一點都不著慌。
慌的是元麗才對
果不其然
聽著信報,李承志暗暗嘆了一口氣
“傳令,命后軍元珍就地扎營、立寨、埋鍋、起灶
令岐州刺史李煥即刻率民夫運送沖車、云梯、砲車大型拋石機等攻城之器”
令步營元佑、元昭各出一軍,往城下佯攻試探
再令涇州部遣一營輕騎,往南游探。切記,若遇敵蹤,傳報即可,莫要戀戰”
隨著一聲聲令下,一什接一接的令兵自帥旗下奔出,傳令往各處。
李承志下了云車,給元鷙交待道“中軍由縣男暫領,某去前軍看看”
元鷙恭聲應著,目送著李承志與數百親衛往東而去。
今日出兵依舊是兵分三路,李韶為前軍,除五千步卒外,另有達奚與李始賢所率的三營涇州甲騎。
后軍為左將軍元珍并一萬新軍。
而李承志的中軍,則是元鷙的三營虎騎和兩千虎賁,全是精騎。
李承志的目的很是確,就是沖著元麗布陣于城外的五千步卒來的。他甚至做好了讓虎騎盡披全甲,必要時候沖擊元麗步陣的打算。
只要元麗的步陣一亂,李韶就會盡出步卒,奪取城門。
可惜天不遂人愿,元麗突然就縮了
沒等李承志停穩馬,左都督李韶、左司馬楊鈞、衛將源規、李密皆迎了上來。
“莫多禮了”
李承志揮了揮手,快步上了李韶的云車。
云車就這般大,站不下幾個人,只有李韶與楊鈞陪著他登了上去。
“你果真要蟻附攻城”
剛上云梯,楊鈞便好奇的問道。
兩刻前,他與李韶還斷定,李承志不會猝然攻城,誰知一眨眼,他就讓岐州刺史李煥備起了攻城器械
蟻附,怎可能
莫看于岐州的步卒近有兩萬,但若不出奇計,怕是這兩萬步卒盡皆耗盡也拿不下汧源。
關鍵原因就在于元麗。
因起事過于倉促,元恪警醒的早,故而叛出洛陽后,元懷、于忠幾乎就是光桿司令,手中并無多少兵力。
而時任梁州刺史、都督武都鎮、大散關的元麗卻坐擁一州之地,兩萬精兵。可見其在叛軍內部的影響力和地位。
如今元麗親自鎮守汧源,就知叛軍已將此當做抵御朝廷的第一道防線,或是反擊的橋頭堡。所以這是塊硬骨頭,絕對不好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