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李始賢眼神飄忽不定,李松心中一動,頓時便知為何來歷了定是郎君教給家主的。
那郎君呢,又是從何處習來的
想起去年,也是如此時一般天色方暖,郎君還拉著自己予他講授兵法。李松很肯定,那時的郎君確實什么都不懂。
那是李韶傳授的
更不可能。
看諸代刑律,私授兵法,比私鑄甲胄的罪名還要重,便知兵書之珍貴。
莫說這種世所罕見的奇陣,便是如孫子、齊孫子之類的兵書,無不是被各世家當做安身立命的根本,豈會輕授予外人
看他目光閃爍,精光隱現,李承志不用猜都知道李松又想歪了,十之八九拐到了天人神授之類。
他也懶得解釋,只是肅聲道“你若想學,父親教你便是。但水無常勢,兵無常形。自古以來也從未聽說過有萬勝的陣法,故而還是要活學活用,莫要拘于形式”
“郎君教訓的是”
李松連聲應著,喜不自勝。
這般閑談間,到午時三刻,大軍便到了大震關。
大震關又名隴關,已到隴山南端,故而得名。再往南便是秦嶺。先秦時期,為抵御西戎至重鎮,后至漢武收伏河西,大震關日荒廢,到三國時期,因地處蜀、魏交界,且為雙方互為攻伐必經之要道,所以一度興盛,成為雙方必爭之地。
著名的“街亭之戰”、“空城計”等,皆是諸葛亮首伐曹魏,雙方爭奪隴關之戰時發生。
而如今,河西、隴東皆為魏境,故而大震關早已被棄用,連關樓的城墻都已塌了兩面。
李承志站在破舊的城樓上向東眺望,腦子里仔細的回憶著。
記得三國志中所載,諸葛亮五伐曹魏,至少有兩次占了天時之利。其中一次若非秦嶺連日大雨,堵了入蜀四道,差一點就是有來無回。
要是天公作美,也才一場接連數日的大雨就好了。也不需多,只要能將南軍堵在嶺南十日左右,他就能騰出來了。
可惜,五日前才下過一場春雨,隨軍的相師當時就稱,估計十日之內,應皆是晴天。
當時李承志還暗暗高興來著
正感慨著,李亮快步登上了城墻“郎君,元縣南送來急報,稱方過青石崖,便遭遇了敵騎斥候。皆是胡人裝扮,應是吐谷渾游騎敵騎見我大部騎兵便呼嘯而去,元縣男謹慎起見,并未追趕”
青石崖
“輿圖”
李亮連忙展開地圖,鋪在了垛口。
只瞅了一眼,李承志眼色一沉。
出了大震關,再往前約三十里,才是青石崖。而再走約三十里,才是刁整的西大營。
豈不是說,吐谷渾的游騎都探到了刁整的腹心
真是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