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志這是要與南軍拼個你死我活的架勢
他本想勸,但窺見兒子臉上的決然之色,話到了嘴邊又拐了個彎“你莫要誆騙為父,說實話諸般火器還余多少”
“父親放心,還多的很。足夠殺南軍個人仰馬翻”
那就好
李始賢暗暗的松了一口氣。
見父子二人停下話頭,李睿才裝模做樣的快奔了幾步,站在望樓下高聲喚道“郎君,刁都督請你入城”
這般快
李始賢心里一跳,眺目望去。
不知何時,城頭上已然插上“討逆都督李”的號旗。許多涇州兵正在補刀、滅火、綁縛俘虜、收繳兵器。
城門早已大開,騎兵排著一條長龍狂奔入城。
但怪異的是,不論是城上,還是城中,竟不聞刀兵相交與喊殺之聲
李承志低聲解釋道“動用火器攻城,便有這般好處。難的是無法破城,只要城破,守軍鮮有拼死頑抗者,只因已被嚇破了膽。就如李松攻克頭曼城,整整用雷轟擊了三個時辰才得以告破,但入城,前后就只數克,就兵不刃血的占了全城”
一提李松攻克頭曼城,李始賢就止不住的心頭發寒頭曼城破之后,李松俘虜活口近十萬,最后竟無一生還
便是那時他才悚然驚覺為何遣李松率部遁往西海之初,李松便如防賊一般,做了那么多的布置。
先是李亮、皇甫讓,之后又是李承宏、李承學
隨著實力的增長,野心會不斷膨脹,且永無止境
“我記得你前日說過,此次所俘,會遣部分丁口予大磧”
“父親好記性”
李承志邊下望樓,邊隨口恭維著。
“不如借此機會,將李松留在京中,伴你左右。讓李亮與皇甫助承學鎮守嶺北,你以為如何”
李承志心中一動,想起了之前李始賢勸他“未雨綢繆,漸杜微”的那番話。
“父親所言甚是。但不論是大兄還是三弟,都未經陣戰,毫無治軍之經驗可言。而如李亮、皇甫,二人少經歷練,均無大將之風,與李松相比,頗欠火候。故而暫時,依舊是李松最堪大用”
李始賢想了想,無奈的嘆了一口氣。
這便是李承志時常所言發展的太快,各種弊端就會飛速呈現。
偌大的李氏,竟挑不出一個可以頂替李松的人才
他倒是可以,就如當初的李松一般,找個機會假死脫身就行。
但李承志定是不會答應的。
不是犯忌諱,而是太浪費
李始賢靈機一動“不如,讓你伯父暴斃”
李承志有些懵。
自己怎就沒想到
大伯隨祖父鎮守武威之時,不知與吐谷渾、柔然打過多少仗,且任過鎮府長史。無論是治軍還是理政,比李松有過之而無不及
李承志很是意動“行倒是行,就是不知如何勸得動大伯”
畢竟是造反,腦袋別褲腰帶上的營生。若不是吃了熊心虎膽,誰敢答應
“何需用勸”
李始賢不由的冷笑了一聲。
知子莫若父
當初李其受召入京,之所以帶的是李始良,而非李始賢,便是因為李其深知怕是他都未到京城,李始良就先反了
李始賢信心百倍的說道“交給為父就是”
望樓下家臣不少,父子二人極有默契,再不多言,跨上馬往城門行去。
剛入門洞,便是甕城。地上被炸的坑坑凹凹,到處都是燒焦的痕跡。
男女老少跪了一地,皆是五花大綁,應是叛軍首腦的家眷。
當看到為首之人時,李承志微有些愣神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