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近黃昏,晚霞似火。
渭水南岸躺滿了尸體。殘肢、斷臂,以及各種各樣的零碎遍地都是。無數蚊蠅飛來飛去,嗡嗡作響,不勝其煩。
鮮血浸透泥地、匯成小溪,而后積成一汪一汪的血洼。空氣中彌漫著令人作嘔的腥氣,就連自山中吹來的晚風,都帶著血味。
自五更遣李彰與元麗呼應,至刁整攻破陳倉,南軍舉營而降,這一仗整整打了七個時辰。
而雙方參與戰斗的兵力足逾十萬,卻擠在這方圓不足十里的狹長地帶,整整對殺了一天
可見戰況何等慘烈
李韶等人簇擁著李承志走過浮橋,踏上了南岸。自刁整以下,西營之十數位重將在岸邊站的整整齊齊。
此番大勝,自當慰勉。李承志正準備夸一句,但嘴都還未張開,卻見十數軍將有如山倒堤潰,齊齊的往下一跪“請大帥恕罪”
都是舞刀弄槍的燥漢子,就沒一個嗓門小的,李承志的耳朵被震的直發麻,更是一頭霧水。
“諸位何罪之有”
刁整抱著拳,低頭應道“臨戰之際,大帥曾言南梁狼子野心,亡我大魏之心不死,故而不能放虎歸山但此戰,因屬將疏忽,故未能以盡全功仍有四萬余島夷已循入山嶺,追之不及”
李承志滿臉古怪。
他是說過不能放虎歸山,但說的是昌義之,而非普通士卒。
兔子急了都會咬人,何況是活生生的人
故而若成死戰,必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所以李承志從來沒要求過要將南軍趕盡殺絕之類的話。
便是多俘虜一些,留在關中幫著種地不好么
李承志心念一動,悠聲問道“此戰殺敵幾何”
“只三萬余,另俘敵近兩萬,余眾于混戰之中墜入渭水,不知所蹤”
三萬余,還是“只”
“我軍折損多寡”
刁整頭垂的更低“戰死萬余,傷者五六千,合近兩萬”
李承志的臉猛的垮了下來。
西營滿共五萬兵,竟折損了四成
若只看雙方傷亡,昌義之兵力是刁整的兩倍有余,如此戰果,實為大勝。
但莫忘了,南軍已成困獸,士氣皆失。且還有元麗的萬余步卒內應、伏羅的萬余甲騎予黎明之際猝然反戈
所以李承志預料,這一仗該勝的很輕松才對。而西營的五萬兵,能有上萬傷亡就頂天了。
但如今,卻比他預料的整整超出了一倍
他都不用問,就能猜出問題出在哪里定是方一渡河,刁整便先搶占了河灘兩端,而后將南軍圍在了中間。
南有秦嶺,北有渭水,兩頭又被敵軍圍死。而陳倉谷道就那般寬,便是逃,又能逃走多少
南軍就只有死戰這一條路
怪不得只是落水的敵卒就有數千,更怪不得這一仗,整整打了一天
自己明明并無趕盡殺絕之意,那句“不能放虎歸山”也是閑談之語,并未在正式場合給刁整下過這樣的軍令,那他是如何會錯的意
正自猜忖,察覺袖子緊了緊。李承志微一側目,卻是李韶。
“昨夜議罷,調兵遣將之際,刁將軍曾尋我問計今日之戰,應如何布陣。我便稱犯我魏境者,當為賊寇,今日多殺一個,它日就可使我朝子民少受一分禍害故而若為韶領軍,就會布“山”字陣一面攻,兩面圍”
李韶的聲音雖不大,卻振振有詞,更為關鍵的是,眼中不但無絲覺的犯了錯的意思,更是精芒閃現,隱隱生寒。
這分明就是在警醒他
李承志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早間予望樓之中,李韶說過的那番話須知韜光養晦,以免朝廷猜忌
盡潰近二十萬大敵,連敵之名將昌義之都已授首,若李承志麾下才只折損了數千,如何讓朝中諸公睡的著覺
李韶分明就是誘哄刁整,派這五萬兵故意去送死的
此計又狠又毒,李承志恨的直咬牙,卻怒不起來
也怪他自己,竟早些未予李韶言明該睡不著的,早都已經睡不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