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沒想到于忠這么有骨氣,竟寧死不降
也更沒想到,伏羅竟然跑了這么快
便是從卯時算起,至未時正就只四個半時辰,伏羅竟奔行了近三百里
八百里加急也就如此了,可見其何等惶急
李承志也沒奢望過能將伏羅留下,是以算不上失望。
甚至他之前以為昌義之、裴邃等人都能安然退走,撐死了也就能俘殺個一兩萬南軍。
故而聽聞昌義之伏誅,裴邃生擒的消息時,他本大喜過望,但還沒等他笑出來,便被兩萬折損的消息給沖了個一干二凈。
罷了
他悵然一嘆“遣快馬予元縣男傳令即刻收復梁泉,并武都、白馬二關。若遇南軍并胡賊糾纏,即刻來報嗯,再令他將崔神螭盡快送來”
待李睿領命而去,李承志又問著刁整“元麗呢”
“城破之后,他意欲與屬將一道來見大帥,但被我拒了而后并他麾下所余七千余卒,盡皆被我遣往上城”
刁整應道,“大帥若想召見,我即刻將他喚來”
“見倒是不必了,待崔祖螭來后,便同他一道,一并入京”
李承志沉吟道,“猝然附逆、助紂為虐是過,幡然醒悟、拔亂反正是功。但功過能否相抵,卻非我李某可以置喙。故而便是見了也無用,反倒省卻了一番虛情假義的客套。就交由太后與朝中諸公定奪吧,我等只需不偏主倚、如實秉報即可”
眾人齊聲附合“自當如此”
“嗯一事不煩二主,既然要護押他二人入京,便將昌義之之尸首、裴邃并成景俊等一道押往京城就勞煩季孫兄為主使,再遣元昭為副使,順便將此間捷報呈于朝廷”
捷報報捷
楊鈞猛的一愣,只是剎那間,一張臉便紅了個通透,就如喝醉了一般。
旁邊的刁整和酈道元好不羨慕這可是往京中報捷,而如此大勝,定會使龍顏大悅,朝野俱驚。
予報捷之人賞些財貨是必有之義,若太后與諸公一高興,立地擢升數級也非不可能。
高興的自然高興,羨慕的自然羨慕,但狐疑的也不是沒有。
派楊鈞為主使不奇怪,畢竟李承志心腹不多,而夠份量為使往京中報捷之人,除了楊鈞,也就只有李韶了。
但戰事未平,尚有薄骨律與高平未定,且大戰方歇,關中滿目蒼夷,百廢待興,還需李韶擔以重任,主使自然非楊鈞莫屬。
但為何副使是元昭
李韶心中不由自主的冒出了類似的念頭。
心中正自狐疑,突又聽李承志一聲朗喝“諸將聽令”
四人微微一愣,連忙起身“請大帥示下”
“待稍后寫罷呈奏,明日天明你便啟程,故而與你無關”
李承志讓楊鈞坐下,又對其位移三位說道
“其余首尾,就要勞煩三位為免生疫,死尸需盡快掩埋,切不可久露于田野,更不可投入河中了事此事便交由刁都督”
“末將遵令”
“酈司馬”
“末將在”
“所俘之南軍、叛軍、附逆之罪民等需盡快編營,所余之糧草,需盡快清點民壯并糧草部分留于地州,部分與隨我北上時間緊迫,故而只能允你三日之期可否”
“大帥放心”
“好”
李承志又轉過頭,看著李韶,“如今外寇盡逐,只余家賊,已無需十萬之兵。且如今已至晚春,至立夏已不足兩旬,若錯過這十余日,這數州之良田便要荒廢一年,殊為不智。故而我欲就地遣散州兵,令其回鄉春耕,世叔以為如何”
為何這般急
李韶生出一絲狐疑,但依舊從善如流道“大帥悲天憫人,實乃我關中子民之福”
刁整與酈道元也是一臉佩服,心想李郡公果不愧為李郡公,實乃我輩之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