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
我心道,這位兄臺當真言簡意賅,我出上句,他對下句,我出下句他對上句。
不動如山,詩句接的也快,似乎是以靜制動?以逸待勞?
心想中,我更加慚愧起來,也許是我沒有那種豪邁情懷,所以才會如此。所以,我不禁換了一些更有深意,更容易引人聯想的詩句。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古來萬事東流水!”
“世間行樂亦如此。”
……
兩個時辰后,我已經榨盡腦汁,可李白詩集中有的沒得,我幾乎能說的都說了,這男子我倒也佩服,竟能都答上來。
口干舌燥,嗓子喑啞,我有些迷茫,一開始我以為是我自己的緣故……可這兩個時辰下來,我似乎也清楚了,男子答我之意有,可答我之情卻不熾熱。
不如之前,他問,我答,熾熱而富有情緒。
這兩個時辰,更像是我個人方面對他的刁難。
我舔了舔嘴唇,心中有許多疑惑,先問了一個。
“你怎么光答李白的詩句?”
他反問,“你怎么光問李白的詩句?”
我尷尬一笑,“我只懂他的詩。”
男子看向我,一會,面色無感的道,“我只知道李白的詩。”
啊?我有點蒙圈,有些不甘,繼續問,“你不是對李白無感么?”
“是。甚至有些討厭。”
他的態度令我疑惑,怎么討厭一個人,還能如此懂他的東西,這到底算什么?難道是什么愛或者恨嗎?
一瞬間,我感覺,自己的酒都清醒了許多,細細想來,這人是否和李白有什么過節故事?
看他這一副不凡的模樣,定然是人中龍鳳,又這樣豪邁放浪,身具俠骨柔情,難免的不敢保證和李白等人沒有交集!
他把捏著酒杯,不時抿上一口,此刻見我似有疑惑,可能又覺自己太過冷淡。
低笑一聲,又添上了酒,給我推來時,自己喝了起來,并念了一句。
“且看那繁華落盡時……”
我盯著酒液,木木的,不知道想些什么,拿過來也喝了下去。
回他一句,“繁華都沒看過,那繁華落盡時又有什么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