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文生于一個偉大的時代。
那個時代,人們還向往著星辰大海。
在22世紀初期的教科書里,這一時代被命名為“科技爆炸時代”,它開始于20世紀的兩強爭霸,結束于21世紀的末端,也就是1號這位第二代戰術人形誕生后的十幾年。
在此期間,材料學、能源學、高能物理學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重大突破;各國相繼進入了太空,登上了月球、火星還有木衛二,甚至建立了極高難度的近日觀測站;曾經只出現在科學幻想里的那一天仿佛已經到來,人類從地球母親的襁褓中逐漸長大,并邁出獨立行走的第一步,接下來就要開始征服無盡的太空。
然而,就在21世紀與22世紀的百年交替之際,這一時代悄無聲息地結束了。
造成這一結果的,并非能源枯竭,也不是科學發展的停滯,而是“新三大勢力”之間愈演愈烈的沖突與對抗。
用暴論一點的話來說,就是人類劣根性導致的相互拖后腿行為。
所謂的新三大勢力,是指自由聯盟、歐羅巴聯邦,以及蘇文的祖國華夏。他們之所以能夠和其他國家或勢力區分開,是因為在長達近一個世紀的科技長跑中沒有出現巨大變故導致掉隊,從而獲取了領先優勢。
其代表性成果,無疑便是率先研發出了打開太空之門的鑰匙太空電梯。
這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工程,一旦成功建立太空電梯,就能夠擺脫傳統火箭發射方式天文數字般的運載成本,輕而易舉完成地面與太空的資源和能源互通。自此,太空中的一切資源變得有了巨大實用價值,能源也幾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太空電梯在當時的地位,就是一張進入新時代的門票。
但在一片欣欣向榮的背后,隱患的種子卻在生根發芽。
科學技術帶來的不止對太空的探索,還有更加強大的“武器”。之所以用引號來表示,是因為這里的武器并非特指長槍短炮那樣用來摧毀敵人的、狹義上的武器,而是一切有利于自身,并能夠對敵人或潛在的敵人造成打擊的、廣義上的武器。
事實上,由于核武器的出現,任何常規武器無論再怎么發展,也已然失去了決定性作用。大國與大國之間由于核捆綁、核威懾的建立,也基本避免了出現真刀真槍熱戰爭的可能,頂多在第三世界國家打打代理人戰爭過把癮就得了。
而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能夠作為大國之間對抗的“武器”的東西,除了經濟攻勢外,就只剩下了一些不太能見得光的手段。
其中的代表性產物,自然就是蘇文之前就了解過的、無孔不入的滲透與間諜裝置。和太空電梯一樣,它們也成為了新時代的寵兒,無論在軟件層面還是在硬件層面,都逐漸變得愈發強大,并形成了各國在信息攻防領域日益猛烈的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