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回答:“那你想要學會預測天氣,還是希望學會點火?”
“預測天氣,我已經會了點火——雖然不能向你一樣用濕柴。”孩子回答到。
“我會教你預測天氣,圣徒西米爾。”女神用充滿憐愛的語氣說道:“不只是天氣,我將教你如何預測,從明天到后天,乃至凡人的極限。也只有這樣,你才能理解為什么我還是要點燃這火。終有一天你要循著月光找到塔下的銀火,保護它、傾聽它,然后懂得知道與解決、可以與必須的區別。”
《雷霆長詩》第三十七段就是這樣一個故事。費奇想了想,圣徒西米爾歷史上確有其人,是早期教會的重要成員,許多預言神術咒語都是由他記錄、改良和推廣起來的。他的功績還包括找到了“月下不滅之銀火”,現存放于圣城云港,就在女神雕像合捧的雙手間燃燒著。
結合厄絲的說法,因為“永恒不滅之火”找到了,所以這則故事就“依照傳統”從《雷霆長詩》里去掉,放到其他書里。看了故事之后費奇琢磨著,吉普林老人讓他讀這個故事,大概是為了說明“預知未來”和“解決眼前問題”哪個更重要。凡人選擇知道未來的捷徑,女神則用了將濕柴變成篝火的辦法。
“小孩子才做選擇呢,要是我,就兩個都要!”費奇又想了一下,然后笑著說道:“似乎兩個都要還是不夠成熟,應該直接要了女神,不就什么都有了?”
突然外面傳來一陣轟隆隆的雷聲,就在頭頂炸響。雖然隔著大宅的屋頂,但仍讓人心悸。
“不能胡說八道,不能胡思亂想。”費奇趕緊反省。不過,他還是安慰自己,覺得這雷電不太可能是為他而來,畢竟圣三城堡里有太多值得被雷霆警告一下才能知道錯誤的人和事。相比于那些懶惰、拖沓和不盡責任,對女神表達仰慕絕對算不上罪過。
第三十七段《雷霆長詩》看完,費奇也算了卻一樁心事。他又快速地讀了讀后面幾篇,立意和敘事方式與前面的差不多,都是通過一個類似寓言的方式來講述某種道理。費奇只是看了一遍后就將它們放在一邊,轉頭忙別的事情。過了一會兒,他再回來,將第三十七段抄了一份,等到返回冰封要塞的時候給吉普林老人看看,表示自己沒忘記他的話,已經讀過了。
貝妮和夏妮“借”來了箱子,所有箱子里面都是神術研究筆記、祈禱和聆聽回應的過程、與其他同僚的對話和思考,一個箱子對應一個人。費奇在圖書室的角落拉起簾子,躲在里面使用電腦,一邊用自己給它充電,一邊用它來記錄數據。
這一次的數據整理要比之前麻煩一些。單純的法術符文比較好辦,符文對電腦來說沒有實際意義,因此只需要隨便建立起和文字對應關系,保證能夠以字符形態錄入數據庫就好。現在,費奇需要將擁有特定意義的時間、人物、工作進度、互動關系以及大預言術神術聯系起來,這就要教會電腦這個世界的文字。
最大的瓶頸在圖像識別軟件上。符文的寫法是確定的、獨立的,與每個人的字體筆跡沒什么關系,所以這個比較好識別——用字母拼寫的語言就沒這么容易了。通用語、精靈語、造物通用語(古文)、天界語,這些都在筆記中出現了。單詞、語法、縮寫和方言混雜在一起,對識別軟件來說是場災難。費奇左思右想,覺得不能將有限的時間全用在教會電腦如何閱讀上,他只能改換思路,只專注與“時間-人物-神術符文”之間是如何變動的。
這會簡單很多。每個箱子對應一個人,費奇為這個人建個標簽就好。識別日期最容易實現,符文字又是現成的。這種方法等于放棄了九成以上的信息,但至少能保證擁有的百分之十是正確的。能不能從這一成信息里面找到線索……
“找不到也沒關系,反正最重要的是神瞰·大預言術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