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堆一大堆的廢話在談判桌前你來我往的拋出,阿爾維斯坐在角落里,冷冷的看著這一幕,差點沒睡著。
而羅德則保持著禮儀,繼續接待這位來自西方最富裕港口城市的“貴客”。
終于,客套半天后,外交官開始提及了重點。自由通商倡議書顯然,對方也是有準備而來。
“自由與開放,一直以來都是瑪麗恩堡的傳統與精神。我們的海員秉著這份執著與傳統,探索世界,與這個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路線。使得無數的船只來往于瑪麗恩堡與新舊大陸之間,將源源不斷的財富送到了這座城市。我想,厄倫格拉德也是一樣的。”
外交官頓了頓,繼續恭維到
“基斯里夫在新任女王丹尼斯的領導下已經愈發強大,愈發繁榮了,這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我們需要加強合作,無論是經濟上,還是軍事上。我聽說大領主您在厄倫格拉德備有常備海軍,使得那些北方的掠奪者再也不敢從海上入侵掠奪。真是偉大的壯舉。”
外交官吱吱吱吱的說著,而羅德則接過那份倡議書,仔細閱讀了起來。
不顧外交官迪馬斯詫異的目光,羅德直接拿起筆,在書卷上來來回回劃著標記。
良久后,才將這份倡議書遞回給迪馬斯。
“我們歡迎瑪麗恩堡的朋友們來基斯里夫投資,從商。但是,這份協議有許多不合理的地方,我都做了修改建議,你過目。”
說完,羅德向后仰坐著,靜靜的等待著瑪麗恩堡外交使團的反應。
“酒類貿易我們已經達成一致,而且,必須繼續加強合作。”
羅德說到。
事實上,倡議書里大部分內容都是按照以往的約定,只是少部分瑪麗恩堡的人做了修改。但是就是這少部分修改,讓羅德毅然不同意。
酒類貿易沒有什么改變,由于兩國酒類產量完全不同,所以稅率一直都很穩定,沒有什么保護政策。基斯里夫盛產伏特加一類的烈酒,而帝國方面以啤酒生產為主,雙方各取所需,沒有利益爭執。
而且酒類的需求基本上年年穩定,最多就是內戰讓基斯里夫的生產有些供應不上,導致近年來本土高濃度酒的價格不斷攀升,直到最近才穩定下來。
煤炭貿易也是中規中矩,對于基斯里夫這樣的嚴寒之國來說,煤炭屬于必需品,每年冬天到來之前,民間和政府都要大量存儲煤炭,以應對冬季的供暖問題。由于基斯里夫本土的煤炭產量不是那么充足,所以,每年都要從帝國進口不少。對于這樣的硬性資源,瑪麗恩堡方面自然也不敢做過多的修改。
還有就是鐵礦石、銅礦這一類的基礎資源貿易,相比于帝國的產量,基斯里夫自然低了一大截。但是,近年來由于矮人的加入,許多礦場的設備不斷改進,使得礦石的產出效率不斷提升,已經慢慢有了貿易逆轉的現象。瑪麗恩堡外交官拿出的這份倡議書里,便有意要求厄倫格拉德港降低進口關稅,讓瑪麗恩堡的礦石更有利于出售。羅德看到這點,卻沒有做太多的批示。因為全國礦場改造才進行到一半,將來,基斯里夫的礦石產出效率將繼續提升,貿易順差的時代將不可避免的到來。所以,讓出一些蠅頭小利,倒也不是不可。
至于倡議書里瑪麗恩堡方面重點想要的結果紡織類和食品加工類貿易的自由通商,羅德則不留余地的完全否決掉了。看上去很合理,然而,羅德深知這項貿易自由化帶來的惡果。帝國瑞克領一帶,還有瑪麗恩堡,工業都已經完善,他們生產出來的商品在性價比上擁有無以倫比的優勢。一旦基斯里夫國門打開,大量瑪麗恩堡的廉價商品將涌入基斯里夫境內,造成泛濫。
后果是國內剛剛起步的工業被完全碾壓,工廠生產出來的商品競爭不過外部,最終的結果就是工廠沒有盈利,從而倒閉。大量工人失業,造成社會秩序的不穩定。而市場上依舊泛濫著外國的商品。生產成品的貿易逆差必須用基礎資源去換。這是羅德所不能允許的。
其他方面可以讓利,謀求發展,而這些方面,羅德則死死卡住。可以看到外交官臉上那緊皺的眉頭,每個人都傳閱著這份被修改后的倡議書。備選方案已經被悄然拿上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