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當這兩個來自異國他鄉的小人物對著里面探頭探腦之時,身后突然有人厲聲喝道,“哪里來的黔首﹝卑微的平民﹞,快滾開,別當了孟客卿大人的道!”
蘇張二人還沒來得及回頭,就像兩只小雞一樣被一九尺大漢拎到路邊。
蘇秦好半天才明白所謂黔首就是指自己和張儀。領子被對方提起來,脖子都被勒紅了,不由大怒,伸手去推搡,大漢冷笑著再次把蘇秦拎起來,準備往地下摔去,正舉在半空,身后一隊馬車里傳來一個平靜如水的聲音:
“孟鸛住手!”
那九尺大漢立刻將蘇秦放下,垂手立在路邊,在蘇秦面前他兇悍如虎,而在這道聲音面前,他卻乖巧如貓。
蘇秦和張儀揉揉脖子,一齊朝路中央的一輛四匹馬拉的馬車望去。
只見紫色的車簾被兩個仆從徐徐拉開,一個身材瘦小的中年人走下車來,他頭戴高冠,寬袍大袖,典型的儒家風范,不過葛布深衣十分樸素,衣服邊角甚至已經被洗得泛白,腰扯懸著一把青銅古劍,讓他整個人在文雅中又透著凌厲之質。
中年人緩步走到蘇張二人跟前,拱手微微一禮,“下人無禮,老夫孟軻在此向兩位深表歉意,清受老夫一禮。”
張儀趕緊拱手回禮。
而一旁的蘇秦半張著嘴,癡癡呆呆,哇嗚,眼前這瘦小的中年人就是名動天下,享譽千古的孟軻孟夫子孟子!
平心而論,他對儒家學說并不是全盤接受,但對孟子那段名言極為推崇:
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咿唔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這段文字,蘇秦無論是穿越前還是穿越后都是極為喜歡。
“師弟,師弟!”
張儀一臉尷尬,扯扯蘇秦的袖子,人家孟夫人不僅是天下大儒,也是稷下學宮特聘的講師,更是齊國的高官客卿,位置還在上大夫之上。
人家如此禮賢下士,蘇秦怎么搞的?居然愣愣的,連禮都不回。
一旁匆匆趕來的田東和荊尚暗暗跺腳,又不敢上前說什么。
見蘇秦輕慢主人,立在一邊的孟鸛更是要噴出火來,可是也不敢絲毫造次。
孟軻見蘇秦癡呆模樣,以為是自己的排場把人家給嚇呆了,沉靜的眼神閃過一絲笑意,不禁伸手拍了拍蘇秦的肩膀,然后緩步走回馬車,眾位仆從扶他上車,馬車啟動,從門匾下緩緩駕入學宮。
他的馬車身后又跟著十幾輛二匹馬拉的馬車,微風掀起布簾,張儀看見里面坐的都是年輕士子。馬車外仆人如云,看來非富幾貴,估計都是孟子弟子中有錢人家的弟子,而在長長馬車之后,又出現了數百名徒步行走穿著儒服的年輕人,這一批應該是孟子弟子中的平民子弟了。
孟子一行人浩浩蕩蕩,隊伍之長,將整個學府大街站得人滿為患。
蘇秦等三人看得一臉驚嘆,果然是當世大儒,門下弟子如此之多。
田東在一旁倒是一臉平靜,作為齊國都城人,這樣的場面早已司空見慣。
蘇秦和張儀又在門匾外踮起腳瞻望,看見隊伍大約行進了50步左右,馬車再次停下,道路旁有一個官吏模樣的男子快步領著一隊軍士迎候大駕,對著走下馬車的孟軻極為恭敬地行禮,然后一路屁顛屁顛地領著他走向學宮的深處……
這一幕又讓蘇秦倒吸冷氣,他原本還想在賣完竹簡之后,找個機會偷偷溜進學宮去逛逛,沒想到門內一側居然有軍士把守,美好的心愿頓時像被扎破的氣球。
“孟夫子,聽說您老口才極佳,為當今著名的辯論大師,日后我們比比看,看誰的嘴巴更厲害?”蘇秦的手輕輕搭在自己被孟子摸過的肩膀上,嘿嘿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