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古樸的村落,此刻已近黃昏,各處都有炊煙升起,村口的牌坊下倚著一個背柴的老漢,他正靠著石柱抽著一袋旱煙,蘇秦上前馬下拱手行禮,“請問老丈,顏先生的家怎么走?”
“可巧他今兒就在家,你們是起來,請他幫忙告狀的嗎?
老漢想當然的說道,丟下自己的柴,興沖沖向村里走去。
牽著馬的蘇秦和孟勝兩人交換了一下眼神,都是一頭霧水。
告狀?有沒有搞錯?
蘇秦暗暗心想,是不是今天來的不是時候?
兩人跟著老漢兜兜轉轉著,不少村人從他們身邊故意走過,打量著這兩位陌生人,另有幾小孩子一路尾隨,睜著又好奇,又警惕的眼睛。
他們的眼神讓蘇秦覺得,好像這里有什么事情就要發生似的。
……
隨著老漢一直穿過了大半個村莊,來到后山的腳下背靠一片竹林的一個兩進小院門口停了下來。
門是半掩著,里面傳來柴火噼里啪啦燃燒的聲音,帶著股松子的香氣。
“顏先生,有客人來了,又是來告狀的哩,你現在可是村里的名人了。”老漢說著自來熱地將門推開。
隨著轉動的門緩緩拉開一線,蘇秦看見一個短打衣著的中年人用手搓著圍裙快步迎了上來。
雖然是一副農家打扮,但舉止從容,臉上的笑容中有著一眸看透世事的滄桑,看著那一雙返璞歸真的草鞋,蘇晴不由得肅然起敬。
“蘇秦賢弟,什么風把你給吹來了?”顏率哈哈大笑,“來的早,不如來得巧,今天你們有口福了,家里老母雞剛下了兩個蛋。”
孟勝怔了怔,這才知道原來抒情,口口聲聲要找的故人就是這位韓國相國公仲侈的首席門客顏率。
蘇秦和孟勝上前連忙答禮,彼此客客氣氣寒暄了好一陣。
顏率又對老漢說道,“張叔,要不一起過來吃,今天有蛋呢?”
那老漢咽了咽口水,腳下卻忙不迭的向外走去,“我家的孫子多虧你教他識字,又不收束修,還要吃你的雞蛋,回去要被我家的婆娘活話打死!”
老頭撒腿就跑了,跨過院門時,還差點摔了一跤,讓蘇秦和孟勝不禁哈哈大笑了起來,民風淳樸啊
……
戰國時代還沒有發明鐵鍋,所以菜無論怎么做,都是以煮為主。
說實話,在韓國的那幾天,蘇三床山珍海味并沒有少吃,對蛋什么的,沒有多大興趣,不過他對農家如何燒飯確實興趣很濃。
他和孟勝七手八腳一塊去廚房幫忙,用鐵叉將才柴叉進一個陶罐底下,看著火噼里啪啦,聞著一股久違的松子味,頗有一種農家樂的歡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