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度沒能趕在當夜回,王六翌日都已經預計他們恐怕得提前撤退了,心覺驍邑易守難攻,恐怕得僵持一段時日,沒想到才到未時,雨聲剛歇時,就傳來蹄聲滾滾。
放哨的小兵道,正是他們的隊伍,應是大勝歸來。
邱二叔最為激動,拖著傷腿遠遠迎上前去,站在最前方迎接大軍。
經歷過戰事,眾將士身上都或有掛傷,但精神無一不抖擻,俱用崇敬狂熱的目光緊隨正前方的主將李承度。
他們從未想過會這么快攻下驍邑,主將智計頻出,不僅有籌謀,更有驍勇。有他打頭陣,在前方所向披靡時,他們在后方也廝殺得十分痛快。
所有人的熱血猶在翻騰,恨不得再找隊敵軍拼殺一場,覺得自己能再大戰三天三夜。
軍營中就是如此簡單,誰的拳頭更硬,他們就更服誰,更遠跟隨誰。
經歷過幾場戰事,這群從淮中郡帶來,中途又收編了其他人馬的兵已經儼然成了李承度的忠實擁躉,唯他是從。
“怎么少了一半”邱二叔最快注意到這些,訝然提問。
難道這場戰很艱難嗎
“留了一半駐守驍邑。”李承度道,“此來是接二叔你們去城中,驍邑已經屬于我們。”
邱二叔更震驚了,“那些人如此輕易接受了城中百姓呢”
李承度將對方妥協和百姓的態度輕描淡寫帶過,使邱二叔極為欣慰,連連大笑拍他肩膀,“好,好,不愧是三郎有乃父之風。”
他這話叫周圍尚未完全散去的小兵聽到,都不由暗暗瞄了眼李承度。
先前還在臨淮郡時,他們就聽到了風聲,說這位主將并非是趙郎主之子,而是已故李蒙大將軍的獨子。
這個傳聞,私下已經流傳很久了,主將沒有制止的意思,甚至有人偷偷向王都督詢問,他也是一副神秘不語的模樣,叫許多人早已有了預感。
或許傳聞不虛,這位當真是李蒙大將軍之子。
但這個事實只會叫他們更興奮。
李蒙大將軍啊,那可是曾經的大鄞戰神,指揮百萬將士,談笑間攻城略地,多少參軍之人的心之所向。
得知自己效忠之人是那位頂天立地的英雄之子,他們高興都還來不及呢,怎么可能抵觸
李承度亦微微露出笑容,和邱二叔交談幾句,讓他也準備好馬上啟程去驍邑,就大步往主帳走去。
將他行進的方向看得清清楚楚,見三郎一回來就迫不及待去見那位小娘子,邱二叔笑意瞬間轉為冷臉,不悅想到女色誤人,三郎太年輕了,等有時間,還是該好好同他說說這件事才行。
扶姣早就聽到了外面震天的呼聲,但她不愿踏出帳門,等著李承度來。
果不其然,才擱下筆,李承度便直入帳內,見到她將自己裹得極為嚴實的模樣,動作停了下,“郡主病了”
“有點不舒服。”扶姣暫沒說詳情,“贏了嗎”
他說是。扶姣便很滿意地頷首,負手走了幾步,“不錯,首戰大捷,值得鼓勵。”
此前守臨淮的那一戰不算,此次對驍邑,才算是李承度主動出擊的第一戰。
其實早在他和沈崢平原的追逐戰后,他的名聲就已經隱隱有了流傳,畢竟他們這戰實在令人驚奇,還從未見過人瘋狗般攆著人追的。
雖有“宜將剩勇追窮寇”之說,但當時的沈崢可不算窮途末路,他的身后還有即將趕到的洛陽追兵。
在那種情況下,李承度能夠率兵毫不遲疑地將他逼至邊界,同徐淮安前后夾擊,從而大敗沈崢,這種膽量氣魄足以叫人驚嘆。
此戰僅用兩日不到拿下驍邑,恐怕大鄞境內他的聲名會更盛。
“郡主可有獎勵”即便是李承度,經此大捷后也有些許悅色,不至飄然,但心情著實不錯,問話也有玩笑的意味。
獎勵嘛。扶姣凝眉細想,發現還真的比較難,她以往賞人都是用金銀或用些名貴之物,李承度明顯不喜愛這些,能用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