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有些事不僅需要努力,還需看天意和緣分。
扶姣和李承度成婚一年時,備受期盼的小皇子仍未來臨。不過,著急的只是部分大臣,對于當事帝后而言仍然無所感。
由于喬敏尚未大婚,扶姣對寶寶的熱情度只維持了很短一段時日,而后依然熱衷于四處游玩,偶爾帶上李承度,他若不得空閑就呼朋喚友。
總而言之,拿史書上歷朝皇后作比,再沒有她這般自在快活的了。
這日早朝,眼見圣上心情頗為愉悅,眉角微揚,終于有一人鼓起勇氣,小心翼翼提起納妃一事,“綿延皇嗣乃家國大計,非陛下一家之事,臣以為,如今宜多納妃子,以充后宮。”
“嗯”李承度面上不露喜怒,如此不輕不重地應了聲,似在側耳傾聽,等他繼續。
臣子受鼓勵,再道“可舉選秀,取德容出眾者,入宮侍奉圣上和娘娘。娘娘素有賢名,應會贊成臣之拙見。”
聽他的意思,還要讓皇后親自操辦選秀。若不應,便顯得皇后不夠大度賢惠。
李承度微微笑了下,“皇后蕙質蘭心,母儀天下,自是極好的,但”
但什么聽著有戲,部分臣子不由豎起耳朵認真傾聽,沒注意到朝堂上其他人投來或同情或譏諷的目光。
早在大婚前,天子表露的意思便是一生只需皇后相伴,才一年而已,這些人就迫不及待跳出來了,還是不夠聰明。
“但朕心難安,不欲納妃。”
臣子詫異,“為何”莫非是覺得對不起皇后
他心中表示理解,畢竟依聽來的各種傳聞,皇后不僅與圣上風雨同舟,還是圣上的伯樂、恩人。興許曾經許下過什么終生不納二色的諾言,自覺不宜毀諾。
但世俗規矩只對常人,作為天子,圣上自然有特權。天子開枝散葉是全朝大事,皇后若想阻攔,就該考慮到天下人的口誅筆伐。
思及這些,他信心滿滿,只待圣上道出思慮便出口安撫。
李承度緩緩道“皇后素愛美人,宮中樂坊本就養了諸多美貌伶人,常引皇后傳召,有時,皇后連朕也不愿理睬。若宮中再進美人,只怕皇后眼中從此無朕。”
臣子“”
他不由瞪大了眼,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是這個理由,險些以為是自己幻聽了。仔細看去,圣上神色未變,仍是很認真道出事實的表情。
關鍵是,這理由聽來不可思議,可依他們這位皇后娘娘的性情,還真有可能發生。
他們早就聽說,宮中有位極妙的樂伶,名喚猶月,我見猶憐,極受皇后寵愛,大宴才登臺,平時旁人想看一眼都難。
啊這其他人面面相覷,默默低首。
圣上的意思很明白皇后天下第一好,她確實不善妒,但,朕善妒。
“這”臣子陷入遲疑。
上首天子還道“卿為皇室、為乾朝之心,朕明白。但此事,卿可有妙法”
能有什么妙法,叫皇后娘娘不要再喜歡美人了
這人感覺這輩子都沒聽過如此離譜的話,皺著眉頭愁容滿面,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有效的辦法來。
本以為難點在于勸皇后,沒想到竟是陛下自個兒打心底怕被奪寵。
看他這模樣,李承度好似明白了,嘆了聲揮手道“罷了,退下罷。”
退下是沒問題,可直到下朝后,這臣子仍沒明白怎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但接下來的他已經沒什么時間再去思考如何讓天子納妃了,因為從翌日起,他以及家族、姻親中的子弟,連招針對,官職或降或撤,公務上處處不順,聽說連府里人出去買菜都買不到好的
是皇后聽說那件事使人針對他嗎他納悶琢磨,又覺不對,那日對話他可半點沒提皇后的不是。
眼見他愈發艱難,舊友看不下去,提醒他道“你是真不知還是假不懂皇后娘娘的娘家如今雖只是個閑散王爺,可娘娘背后之人可從來不少。你那一說,圣上擋住了,娘娘興許不介意,根本不放在心上,但看不慣你的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