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神仙,所以陶萄只相信自己。
所以她的多花了兩個月的時間,讓看挽燈走入了國際市場。
陶萄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神仙,她經歷了一次金虎獎的“評判”,她不想再經歷第二次。
她要告訴金虎獎,以及金虎獎背后的人,它們沒資格評定她。
對于電影本身,陶萄自認為挑不出毛病。
她所一直秉持著的一個想法是,能打動她的東西,她拍出來的順眼的東西,人們一定會為此共情。
這個世界上,有的東西是共通的。
就好像她看很多國外的作品,同樣會忍不住淚眼婆娑一樣。
周景屬于華國,但不僅限于華國。
周景所走的路是一個人成為人的必經之路。
人們都會為此痛苦、感懷。
正是人們的這些共同的情感感知力,使得民族的東西成為了世界的東西。
陶萄在華國的票房稱得上大獲全勝。
而在海外的反饋,雖然來得慢一些,但也收獲喜人。
世界各地的人,通過這一部片子,認識到在華國有一個叫做tao的導演。
看過的人對此印象深刻,并且贊不絕口。
而在華國國內,人們在某豆上對看挽燈的評分人數越來越多,但是評分卻沒有往下降,一直保持在95分。
對于這挑剔而且在某種程度上高高在上的網民們,能夠給一部新導演的新片子打這么高的分,實屬神奇。
震撼一波接著一波。
人們尚且在看挽燈的余韻里,回顧自己或短暫或漫長的前半生時,木溪村上映了。
前后間隔正好一個月的時間。
陶萄在815那天,久違地再次發了一條微博。
木溪村已上映。
很多人因為幾部片子愛上了陶萄這個人。所以她這條微博一發出去,很多人為此打開了電視,將頻道調到了京都電視臺電影頻道或者g省電視臺。
晚上八點,在人們的翹首以盼中,木溪村正式播放了。
而遠在木溪村的桑桑等人,也乖乖地守在了電視機前。
這是非常寧靜的兩個小時。
桑桑和其他孩子們看得入了迷。
而華國千千萬萬守在電視機前的影迷也看得入了迷。
木溪村是一部紀錄片,陶萄在村子里游玩的時候,不僅僅是在玩,她身上總是帶著攝影機的。
她的鏡頭記錄了措姆湖,記錄了跛腳爺爺,記錄了山里空曠而悠遠的風聲,也記錄了村子石臺上曬著的小魚干,奶奶們的花衣裳。
那些很漂亮的景致并不顯得過分堆砌,更沒有要用某種濾鏡讓他們變得文藝十足。
陶萄并未這樣做,她的鏡頭就像呼吸一樣自然。
所以那美麗的湖水也好,升空的壯觀的湖鳥也好,還有村子里人們坐在椅子上曬太陽或者曬谷子的畫面也好,一切都融合成了一副很完美的畫卷,畫卷輕輕舒展開來,每一處都恰到好處的和諧。
畫面的最后,桑桑看到了自己和哥哥的背影,他們站在河邊,仰著頭,看漫天的長明燈。
長明燈緩緩升空,畫面也漸漸由深藍變為黑色。
女孩的聲音帶著幾分清冷,可更多的是明朗。
她的聲音同屏幕上出現的字句同步。
“那一段時間,我的思緒總是像湖水一般停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