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賢不信邪地從第一頁翻到最后一頁。
他目光快速從她的答案上掠過。
后面的案例分析也是,陶萄寫得滿滿當當,普通的本科生期末考試最多有兩道案例分析,而陳賢出了五道。
按照陳賢原本的估計,陶萄應該會答得還可以,大學也好,研究生也好,寫這種試卷,最后都是一堆理論加觀點的拼湊,甚至也能分小點答題。
可是陶萄的答案,一眼看過去,幾乎沒有廢話,邏輯清晰,字里行間透露出她的理解和個人風格,有些像小論文。她的分析一針見血,干脆犀利。
陳賢本來要去開會,但是當下卻從包里拿出紅筆,就坐在教室閱卷起來。
回到家的陶萄接到了陳賢的電話,聽著陳賢聲音中的驚訝,陶萄道“陳老師,這是應該的。”
陳賢原本有很多問題想問陶萄,比如她之前是否有基礎,在家看的事什么教材,是否有別的老師教她等等,然而被電話中女孩的一句平平淡淡的“這是應該的”堵住了嘴,陳賢失了聲,原本的疑惑就好像被卡在了喉嚨里一樣。
輕描淡寫的一句”應該的“,便概括了她著兩個月以來的“艱苦跋涉”。
陳賢知道,這過程絕對不會簡單,但是陶萄似乎并不覺得這有什么,好像她本該如此。
掛斷了電話之后,陳賢久久不能平靜。
也許正因為知道這件事情很難,陳賢才透過這個試卷,窺見了女孩的一點個性。
沉默而隱忍,她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把什么事情都認真做好。
對她而言,別人的認可和夸贊并不是那么重要。她有自己的一套態度。
大聲希音,大象無形。
一種返璞歸真的奇妙層次。
像是木魚被敲擊時,那種悶悶的,但是又利落的聲音。
而她如同木魚一樣,內在形成了空腔共鳴,不斷地沉下去,不斷地學習和生長。
最后,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晚上回家之后,陳賢把陶萄送他的禮物送到了自己女兒手中。
陳皎聽到時陳賢的學生送的,原本興致缺缺,然而打開禮盒后,她看到里邊徐記胭脂鋪的新年燙金o,瞬間高興得一躍而起“這是徐記胭脂鋪的新年禮盒爸爸這也太好了”
陳皎興高采烈的樣子讓陳賢也跟著高興起來。
“你喜歡這個禮物嘛”
“特別喜歡,不過你的學生是誰啊,這個禮盒很貴的,貴就算了,一般有錢也買不到。”
聽陳皎這么說,陳賢也有些詫異,因此心中愈發覺得陶萄這個女孩禮貌周到。
“你有沒有看過一部叫帷幄的電影”
陳皎道“當然看過是一個新人導演拍的,特別好看爸,你就別賣關子了,快告訴我嘛”
陳賢“就是這個導演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