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大叔和葛慶都是好說話的人,要是沒坐一個來回,下一次坐著去鎮上的時候,就不用給銅板了。
劉大嬸也想省點銀錢。
裴若歲笑著挽住她的手,“這不巧了嗎我們酒樓正說要買些雞蛋呢。”
雞蛋的價錢不便宜,但在酒樓理一般也算是常備的,恰好趕上自己賣他們又要買的幾率有多小,劉大嬸是知道的。
裴丫頭不過是想幫著自己而已。劉大嬸心里自然是一陣感動,但也不想平白無故占她的便宜,“那我便宜些賣你,三文錢一個。”
市面上,雞蛋是可以賣到四文錢一個的。
因為在這個時候,鄉下養雞的人家并不多,因為雞要么是吃地里的蚯蚓,要么就是要吃糧食的。
他們良田村土地貧瘠,年年收成不好,連人都要靠吃麩皮來填飽肚子的,少有人家是養得起雞的。
劉大嬸家也不算富裕,但好在家里的老母雞一直很爭氣,下蛋下得多,個子還大,這些年倒也靠賣雞蛋賺了些銀錢。
“劉嬸收拾了,同我一起過去吧,我也不了解我們酒樓收雞蛋的價錢呢。”裴若歲自然沒有應下來的,她恨不得多幫幫這些待她好的人,哪還能占他們的便宜呢
回頭等回了酒樓,她再讓董祿給劉大嬸開個高價錢就是了,然后自己再把錢補到酒樓賬本里也是一樣的。
劉大嬸以為她答應了,頓時松了口氣,也不執拗,答應說“那行,我就跟你過去。”
勸下了劉大嬸后,裴若歲又招呼了其他幾個村里人,他們起初也不想給她添麻煩,但都挨不住她一直勸說,最后都答應去湊個熱鬧。
因為裴若歲還要去邀請其他人,所以他們便先收了攤子過去。
而劉大嬸不同,她說著不急,非要陪在裴若歲身邊,
她記著雞蛋的事兒,是一定要把雞蛋便宜賣給清安酒樓的。
等裴若歲和劉大嬸往出走的時候,全夜那邊也已經結束了他宏偉的“演說”,輕松跳下了臺子,小跑著到了裴若歲身邊,“東家,被我說動的得有好幾十個”
裴若歲笑了笑,夸他說“小全真棒。”
全夜這會兒才后知后覺地發現,自己剛才的語氣像是個小孩子在邀功。
三人便沿著原路往清安酒樓走,走在路上,明顯察覺到往西邊走的人要多了,嘴里討論著清安酒樓的人也不少。
裴若歲便也側耳去聽,聽見的第一句便是“聽說這清安酒樓的東家瘋了”
“要是沒瘋,能做的出來讓人白吃這事兒”
“就是說啊,稀奇,真稀奇。”
“嘿,興許人家就是破罐子破摔了呢,反正早晚都要完了,還不如弄點好名聲。”
少女抬手按了按眉心,她的營銷策略能被如此解釋,她也是沒想到的。
劉大嬸瞧她的動作,還以為她是在發愁,忙安慰說“裴丫頭,你也別著急,你的酒樓一準能好起來的,不還有你江大哥呢嗎聽說他以前是在縣里做工的,肯定比咱們眼界高。”
江沐之離開的這兩天,提起他的人,其實并不多,甚至注意到他不在村里的人都沒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