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是不是有新發現?”
陸毅快步從三樓下來,走進實驗室就看到林夢和張晴正在主控臺屏幕面前注視著上面不斷刷新的數據。
數據的刷新有些卡殼,一頓一頓的,陸毅明白這是每刷新一行數據背后涉及到的運算超出了3樓超算的性能上限導致的卡頓,這就像拿配置渣渣的電腦玩高配置游戲一樣,能夠進入游戲,但幀數刷新和操作絕對會卡的讓你欲仙欲死。
張晴和林夢拿著筆記本不時記下一個個數據陷入了沉思并沒有注意到陸毅,旁邊的徐瑩出言解釋道:“剛拿到這幾天的最新探測數據,小夢和小晴好像有所發現,隨后往超算中輸入了運算模型啟動運算,然后就這樣了。”
“運算模型?”
陸毅眼中閃過一絲驚喜,急忙詢問道:“是不是低溫等離子體湍流和高溫等離子體湍流之間聯系的數學模型?”
“不知道,我看不懂。”
徐瑩臉上有些尷尬,雖然她在讀碩士,但林夢和張晴一個是教授,一個是比她小幾歲的博士后,雙方的層次和智商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
陸毅沒有責怪,放緩腳步走上前把林夢的工作筆記本拿過來,手指在筆記本觸摸板上面滑動查看剛才林夢記錄在上面的數據信息。
在系統的調教下,現在他也是科學家潛力89.7的人,對林夢和張晴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思想也算能夠憑借自身學識和思維去理解了,不會像一開始那樣啥問題都需要從low逼系統那邊花積分買答案。
陸毅查看完林夢分析記錄的信息,又把目光轉向屏幕上刷新的信息,眉頭不自覺的皺了起來。
“還不行。”
半個多小時后,屏幕上的數據刷新越來越慢直至幾乎完全卡住,林夢蹙著眉頭放下手中記錄數據的紙筆。
“數據不夠全,模型有很大缺陷。”張晴也有些可惜和失望的放下手中紙筆。
“怎么樣?”陸毅走上來問道,雖然他看出來已經失敗了,但就算失敗終歸也會有收獲。
“年前到現在這一個多月我大概構思了這個模型,剛才獲取到新的探測數據后嘗試整合進去,去從低溫等離子體湍流模型的角度推算高溫等離子體湍流的模型。”
林夢拿過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打來一個文檔,搖頭道:“但很可惜,我們手中的數據還不夠,這個模型還有很大缺陷。”
“意思是說找到方向了?”
陸毅有些欣喜,數據不足這不是問題,現在等離子體溫度才突破10萬攝氏度,距離探測極限的百萬溫度還有很長的距離。
真要找到方向了,隨數據的補全,數學模型的完善,那解決問題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數據不夠模型不夠完善,超算性能也不足,還無法驗證這個模型是否正確。”張晴替林夢回答了一句,在鍵盤上敲下幾行代碼,取消幾乎卡死的運算進程。
模型有缺陷,導致數據運算量呈幾何倍的指數上升,或許花費大量時間能強行運算出來,但更大可能是還沒算出來,這臺建造完成沒一個月的超算就報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