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哥,情況怎么樣?”
胡楓不愧為科學家潛力高達95.4,一個多月的時間,在一群博士研究員補充進實驗室后,在他的帶領下就根據石墨烯二維重疊的超導現象就成功制作出相應的材料。
只不過這貴如等質量黃金的材料除了獲得了幾篇論文,為實驗室謀取到一定名氣后,暫時并沒有實際意義。
把單層石墨烯比喻成樸克牌,那要在二維重疊的角度才會出現超導現象,形象點形容就是一個個樸克牌如同多米諾骨牌般面對面立起來,這樣兩張樸克牌之間在特定的距離和角度就會出現超導。
但這玩意要怎么變長?
在變長的同時又要怎么維持保證每個撲克之間重疊角度不變,保證超導現象不丟失?
這可不是如同疊樸克牌或者烙餅那么簡單。
目前陸毅實驗室制取的材料長度最長只有59個原子長,別說實際使用,就連看都要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
這段時間,胡楓一直在想辦法找縱向疊加怎么衍生長度的辦法,亦或者主導尋找石墨烯在其他更容易實際使用的結構形態下有沒有可能出現超導現象。
“老板,石墨烯的其他結構形態并沒有出現超導現象。”
胡楓搖搖頭,這段時間在他主導下嘗試了各種各樣的結構形態,再經過測試后終于確定石墨烯材料只有在二維重疊結構中才會出現超導,這對實驗室來說并不是一個好消息。
“現實在實驗室開始調整研究重心,重點放在怎么擴展石墨烯縱向疊加長度,另外分出一部分研究資源投入到對其他金屬超導材料的研究,以及其他元素族的超導材料的研究。”
胡楓并沒有忘記材料實驗室的目的,那就是尋求更好的超導材料應用到可控核聚變。
所以在確定石墨烯其他結構形態沒有出現超導后,他就立馬把這部分資源轉向對其他超導材料的研究中,而不是繼續深耕挖掘石墨烯其他結構形態的材料的利益和潛力。
“石墨烯縱向疊加有沒有嘗試模具、串連固定的方式?”陸毅思考了一會兒,提出兩個想法。
既然需要縱向疊加衍生長度,單靠石墨烯不行,那可以利用外在模具或者用外在“細棍”串連,從而把這玩意按照縱向重疊的形態固定。
簡單說,把單層石墨烯比喻成樸克牌,那就制造一塊木板,木板上面隔一段距離有一條縫隙剛好夠樸克牌別插進去,這樣樸克牌就縱向重疊起來了。
或者干脆在樸克牌上面弄個洞,用一個細棍串在一起,那這樣也能縱向重疊起來。
“額......”
聽完陸毅腦洞想出來的辦法,雖然明白陸毅不是學材料是學物理的,但胡楓還是有些尬的抽搐了下嘴角,說道:“老板,微觀和宏觀是不一樣的,宏觀材料加工可以用這個方法,但石墨烯是要單層原子層進行縱向重疊才會出現超導現象。
在材料微觀層面,你說的“模具”和“細棍”是很難維持單原子層結構的穩定,隨時間的推移它的結構形態就會發生變化,從而無法保證石墨烯縱向重疊的角度,導致失去超導效應。”
宏觀和原子微觀完全就是不一樣的世界,在宏觀中一件物品很穩定,但在原子層面卻是時刻在變形。
這對要單層原子層進行縱向重疊才會出現超導的石墨烯來說,除非那個“模具”和“細棍”本身單原子層之間的形態很特殊,否則根本不可能固定單層石墨烯還能保證石墨烯的超導特性。
“單原子層結構形態無法維持。”陸毅沉吟思考了片刻,突然問道:“有沒有嘗試過富勒烯或者巴基管這些同類碳材料做“模具”和“細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