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過了一個短暫的新年,年初三上午,陸毅捏了捏叫嚷著下次回來要禮物暑假要帶她去羊城玩的陸穎小公主的鼻子,隨后跟陸爸陸媽告別,在不舍的目光中跟幾名安保人員前往機場。
走特殊通道登機避開人群,飛機在塔臺的優先引導下進入跑道加速直沖云霄。
“陸教授,我們跟俄國的人已經前往nasa確定,旅行者1號發送回來的數據信息并沒有造假。
另外我們還要求當面聯系火星洞察號探測器,驗證聯系儀器的硬件底層信息也已確定米國提供的火星數據沒有問題,這一份是火星洞察號最新的探測跟蹤數據,nasa大致認為火星上的文明痕跡只是遺跡,文明主體已經消亡。”
下午當陸毅到達上京,前來接機的是華國航天天文組的一名科學家,見到陸毅后快速把手中一份數據交給他。
“蘇教授,你認為米國是覺得這個問題很嚴重,還是順水推舟?”陸毅聽到連火星洞察號都公開讓俄國華國進行驗證后稍有些意外。
“這件事情是鬧得有點大了。”
蘇教授苦笑地說道:“雖然我們無法排除旅行者1號內部計時器出現故障的原因,但前有火星的文明痕跡,后有旅行者1號的位置異常,這表明了地外文明的存在幾率大幅度提高,甚至他們就在我們身邊。”
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太遙遠了,上面的通訊模塊功率也不大,信號極度衰減只有少數的天文臺能夠檢測接收,所以并無法像運載火箭或者近地航天器那樣通過多點進行定位。
地球這邊確定旅行者1號的方位主要是根據上面搭載的計時器,通過電磁波的光速傳播特性,通過接收到的電磁波方向,再計算信號的傳播時間,從而確定旅行者1號的位置距離。
“深空探測沒發現可疑痕跡吧?”
陸毅翻看了下手中這份nasa洞察號火星跟蹤探測的報告,隨后問起一個問題。
“沒有。”
蘇教授搖頭道:“確定旅行者1號失聯后,哈勃望遠鏡、康普頓望遠鏡、X射線太空望遠鏡等太空望遠鏡都把鏡頭瞄向了旅行者1號失聯的方向,截至目前并沒有發現什么異常。”
“全都是老米的家伙。”
陸毅聽到蘇教授報出來的這一連串太空望遠鏡的名字不由苦笑地搖頭。
人類的地外搜尋,外星系空間探索說是全人類在努力,實際上老米在其中就占據了百分之95以上的力量,太空中漂浮運轉的大型望遠鏡上面幾乎貼的都是老米的國旗。
也就近幾年華國逐漸增大對外星系空間的科研探測投入,這才開始慢慢改變這個局面,但也僅限于新探測技術領域的地面投入,太空望遠鏡和傳統光學探測目前還是老米說了算。
“走,我們回去看看視頻會議中老米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