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億年前太陽系還是星系初期,星系空間內還充滿了大量大型隕石甚至是小行星,這會不會是小行星撞擊火星引發星球災變?”
“不會。”
這次是蘇教授回答,搖頭說道:“現在種種數據表明,火星的星球災變是由內而外的爆發,真要是小行星撞擊成這樣,那撞擊面的地質層將會稀巴爛,地軸的偏轉角度也會發生大幅度傾斜和晃動。
小行星撞擊的情況跟目前火星的地質結構變形數據,以及地軸偏轉情況,并不相符。”
“外星人攻擊呢?直接引起火星內部爆炸的攻擊?”
“額,如果真的是外星人攻擊,能在火星文明察覺不到的前提下發動攻擊,那應該是整個火星爆炸。”
“陸指揮!南極的A181信號區是一塊隕鐵,初步分析是在20億年之前撞落在火星南極,要不要把它挖出來?”
在這時,控制探測車的一名工程師向陸毅匯報到。
“標記好,換下一個目標探測。”
陸毅搖搖頭,隨明日號的成功升空,國際市場上各類隕石的價格就直線下跌,現在除了星系外空間的隕石還能有一點兒價值外,什么火星隕石和月亮隕石都沒有什么價值。
“陸指揮,南極B97信號區是一個墜入冰縫的殘破極地考察站!”
兩個小時后,另一輛探測南極B97的結果出來了,探測車鉆到260米的深處,確定了B97區的金屬反應是什么物品。
“工作站?”陸毅來了興趣,說道:“把外形和內部構造探測情況放到大屏幕上。”
在這之前,從煤礦中挖到的化石都是小塊物品的,像極地工作站這樣的大物件還是第一次發現。
從這些大物件的形狀和內部構造,大家可以分析出火星人的審美觀,以及大概的生活狀態,甚至還可能存在干凍的食物,這對分析火星人的生理特征能起到很大的幫助。
至于電子儲存設備陸毅就根本沒抱希望,甚至連工作站上可能銘刻的文字也沒抱太多希望。
二十多分鐘后,幾張經過多重處理類似于X光片和CT片的平面掃描圖以及切片掃描圖出現在大屏幕上,超算還在快速對這些掃描結果進行分析合成,最終還原出一個標注了大量參數的三維構造圖。
“碳塊?”
從物品外星和結構設計分析審美觀社會觀那些陸毅不懂,他看了一會兒敏銳注意到工作站內部一個金屬外出已經腐朽的箱子內的東西,通過多次掃描探測確定,里面裝著的東西是碳。
“陸指揮,不止是碳,應該說是摻雜了一部分其他微量元素的碳粉然后凝結成塊。”
探測組一名研究物質元素的科學家拿了一份更細致的分析報告過來,說道:“通過元素分析,里面還摻雜了一些磷,鎂,鐵,鈣等元素物質。”
“這份元素配比......感覺有點兒像植物肥料,只不過這顆植物還要補鈣,補鎂等。”陸毅接過這份元素分析表看了會兒,心中不由升起了一個怪異的想法。
植物人?還是樹人?
一瞬間,陸毅心中對火星怪異的碳分布情況大概有了個猜想。
“陸教授,北極F03信號區是一個規則的正四面體金屬,表面有撞擊氧化痕跡,邊長6.2米,通過金屬內部掃描,內部存在大量的中空縫隙和金質金屬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