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平十一年八月初五,新帝早朝。
大陳自認承襲東漢,根據五德始終說為土德,尚黃。是以,年僅十歲的新帝薛盛頭戴十二旒的冕冠,身穿上身黃色、下身玄色,上下繪有日月星辰等章紋的冕服正式在太初宮神龍殿召見百官。
新帝登基,改元崇安。薛盛端坐龍椅,接受朝拜。從此,大陳王朝,東至幽州、南至交州、西至益州、北至云州,九州土地萬千生民,便歸了這十歲的崇安帝來掌管。
按照接下來的流程,便該是崇安帝口諭朕沖齡踐祚德薄能鮮,尊奉先皇帝皇后為圣慈太后,垂簾聽政。
接著,王太后便可粉墨登場執掌江山,直至崇安帝婚后親政,方才卷簾回宮。
然而,當朝堂百官齊刷刷地看向崇安帝時,這個年僅十歲的少帝竟脆生生地言道“朕沖齡踐祚德薄能鮮,尊奉先皇帝皇后為太皇太后,生父寧郡王為太上皇,欽命輔政。”
登時,滿殿嘩然
如今的寧郡王薛攸是先帝的堂兄,按王言與王皇后的安排,他會在兒子成為新帝后晉升為寧王,仍然定居幽州。并且有生之年都絕無可能離開幽州,更加別說插手輔政。至于說將薛攸尊為太上皇那更是天方夜譚,荒唐至極
新帝甫一登基就行此荒唐事,也就輪不到未來輔政王言第一個跳出來反對了。只見滿殿群臣亂了一陣之后,立時有一個算一個全跪了下來,齊聲大呼“此事不合人倫禮法,陛下三思”
群臣的反對,薛盛顯然早有準備,當下問道“何謂人倫禮法難道所謂的人倫禮法是要朕不認親父么”
早將首輔之位視為囊中物的王言終于耐不住了,當即抬頭道“禮曰為人后者,為之子也。陛下承嗣帝位,您的親父自然是先帝”
薛盛起身朗然道“朕承嗣帝位乃祖宗所賜,與先帝何干”
“陛下”新帝如此忘恩負義,王言連跪都跪不住了,立時起身大聲吼道。“若非先帝遺詔,陛下如何能嗣皇帝位”
薛盛等的就是這一句,只見他目光灼灼地瞪住王言,高聲質問“王公可還記得先帝遺詔”
薛盛話音方落,整個朝堂霎時一默。
“朕蒙先帝遺德,奉承圣業,已有十載。今疾不復起,蓋天命也。夫生必有死,人之常道,但繼統得人,宗社生民有賴,朕雖棄世亦無憾矣。皇考真宗皇帝親兄寧郡王長孫,聰知仁賢,見于夙成,倫序當立。遵奉祖訓之文,告于宗廟、請于皇后與內外文武群臣,即日遣官迎取來京,嗣皇帝位。”
朝堂百官,哪一個不是博聞強記的人精有新帝一言提醒,他們即刻想起了先帝遺詔中最為關鍵的幾句。遺詔中只提了讓薛盛“嗣皇帝位”,根本沒提讓薛盛過繼給先帝當兒子。如今薛盛憑著這份遺詔強調自己繼承皇位是靠血統上位,而非靠認爹上位,那也無可厚非。
“王言你怎么擬的詔書”
“此乃中書令的職責所在,鐘棠,你怎么擬的詔書”
“王言,詔書是你與太后商定,老夫何曾插手”
“爾等如此推脫,可有半點重臣之姿”
大陳百官的風格繼承了漢時的彪悍,幾句爭執后大家就打成了一團。
混亂中,排行末尾的六品主事李承宗躲躲閃閃地竄至前排,將差點被卷入戰圈的親爹、三品禮部尚書李雍給攙了出來。
望著這官帽與官靴齊飛,唾沫共拳頭一色的場面,李承宗戰戰兢兢、結結巴巴地請教親爹“阿爹,這這可如何是好”